吴秀文

作品数:17被引量:11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肠内营养药物控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电纺丝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创伤外科杂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医学研究生学报》2022年第9期925-929,共5页王卫萍 王颖 周志涛 吴文琦 吴美琳 徐日蕾 武存霞 吴秀文 赵云 任建安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BE2022823)。
目的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最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碳青霉烯酶。文中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直接快速检测阳性血培养标本碳青霉烯酶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3月-6月期间88份住院患者血培养生长肠...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碳青霉烯酶 血培养标本 
不同蛋白种类的膳食对结肠炎小鼠的影响被引量:3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21年第3期225-228,共4页方淼 吴秀文 郑涛 龚文斌 任建安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BRA2019011);后勤科研项目(CLB19J025)。
目的比较酪蛋白、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型膳食对结肠炎小鼠的影响。方法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一般饮食组、乳清蛋白组、大豆蛋白组及酪蛋白组,每组10只。以4种不同蛋白种类的纯化膳食连续喂养小鼠14 d,除空白对...
关键词:蛋白 膳食 结肠炎 肠内营养 
克罗恩病外科围手术期优化策略被引量:5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8年第3期180-183,共4页郭坤 王革非 吴秀文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16752)(BE2017722)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特发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变可累及全消化道。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形成狭窄、瘘管、脓肿等。这些复杂的并发症对临床医师提出了巨大挑战。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克罗恩病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很大比例的患者最终仍须手术...
关键词:克罗恩病 围手术期 优化 
手术部位感染与手卫生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年第6期672-675,共4页刘颂 王萌 丁杰 王革非 吴秀文 任建安 管文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602103);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No.BK20160114);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一般性课题(No.YKK161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021414380169);黎介寿肠道屏障专项研究基金(No.LJS-20160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常见致病菌谱及其耐药性,并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与手卫生产品消耗量之间的统计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南京鼓楼医院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诊治的外科手术病人资料,遴选出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 手卫生 医院获得性感染 病原学 
线粒体DNA在固有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年第4期432-435,共4页胡琼源 任建安 吴秀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881)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以及合成ATP的最主要场所,以"动力工厂"著称。同时,线粒体还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信号传递及细胞凋亡等过程。近来研究表明,线粒体除了参与细胞能量代谢外,还发挥了其他的病理生理学功能。线粒体释放的损伤...
关键词:线粒体DNA 信号通路 固有免疫应答 
OTSC吻合夹在消化道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年第1期79-83,共5页王革非 汪志明 吴秀文 刁艳青 赵允召 任建安 黎介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71881);南京军区科技创新面上项目(MS111)
目的 探讨OTSC吻合夹在消化道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采用OTSC金属夹系统治疗的12例消化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在充分引流脓液,控制瘘口周围感染后,采用1枚OTSC吻合...
关键词:消化道瘘 OTSC吻合夹 内镜下闭合术 腹腔感染 
肠腔隔绝技术在肠空气瘘的应用被引量:7
《创伤外科杂志》2016年第12期764-766,共3页王革非 任建安 吴秀文 任华建 洪之武 黎介寿 
南京军区科技创新面上项目(MS111);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科研面上项目(CNJ13C007)
对22例肠空气瘘患者成功使用片堵技术进行肠腔隔绝,从而避免肠空气瘘带来的肠液丢失、创面污染以及肠内营养实施障碍。最终22例患者均接受了肠空气瘘切除加腹壁重建手术,成功治愈。
关键词: 腹腔 肠腔隔绝 
肠瘘合并腹腔出血危险因素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3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年第10期1101-1104,共4页吴磊 任建安 王革非 洪之武 任华建 吴秀文 刘秦杰 黎介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70478)
目的探讨肠瘘病人并发腹腔出血的危险因素,评价腹腔出血对肠瘘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201例肠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67例病人住院期间出现腹腔出血(并发出血组),...
关键词:肠瘘 腹腔出血 风险因素 
腹部污染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和致病菌分布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8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年第10期835-838,共4页樊跃平 任建安 吴秀文 顾国胜 王革非 赵坤 赵允召 黎介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0478)
目的:探讨腹部污染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致病菌分布的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并拟行确定性手术的760例消化道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手术部位感染的确诊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
关键词:腹部污染切口 手术部位感染 致病菌分布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对肠瘘确定性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9
《中华外科杂志》2015年第8期628-630,共3页樊跃平 任建安 吴秀文 顾国胜 王革非 赵坤 赵允召 黎介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0478)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外科住院患者中发生率最高的院内感染,占外科感染患者的38%;在全部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中居第3位,达16%.外科感染预防方案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
关键词:预防性抗生素 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发生率 确定性手术 合理应用 术后 持续时间 肠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