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自昌

作品数:14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文山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北部苗族滇东南迁徙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山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西华山碑刻所反映的文山地区历史
《文山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107-110,共4页舒顺尧 娄自昌 
云南文山西华山碑刻历史悠久,内容包含了人文风情、自然风景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些碑刻反映了文山一定时期内的历史。该文以几处极具代表性碑刻为线索,对碑刻作者及文山一定时期内的历史作一些分析,以此凸显出文山地区的重要战...
关键词:文山 西华山 碑刻 文山历史 
南明与缅甸关系中的几个问题(1649~1662年)
《文山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50-55,共6页李金苹 娄自昌 
通过对缅甸《琉璃宫史》与中国相关史料的比较分析,可看出1649到1662年南明与缅甸东吁王朝的关系充满了困扰。1649~1650年,因南明在中缅边境的土司地区征税,双方发生军事冲突,各有胜败。1659~1662年初,因抗清失败,永历君臣入缅避难,双...
关键词:南明 缅甸东吁王朝 琉璃宫史 宗藩关系 咒水之难 
20世纪20~30年代云南边疆官员与知识分子心目中的辛亥革命——以民国《马关县志》撰稿人的倾向为例
《文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45-49,共5页娄自昌 
在民国《马关县志》众多撰稿者的心目中,1908年的河口起义和三年后的辛亥革命地位都不高,极少成为关注和歌颂的对象,特别是河口起义反而被多数撰稿者当做"叛乱"对待。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这场革命虽然推翻了让人不满的清王朝,但并没有带...
关键词:民国《马关县志》 河口起义 辛亥革命 反思 
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苗族从贵州等地向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的迁徙被引量:1
《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26-31,共6页娄自昌 
文山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滇东南民族与文化构成的历史演变研究"(07WSZ04)
18世纪末以后,苗族开始从贵州等地向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大量迁徙,这种迁徙既有因战乱如乾嘉苗族起事、"咸同变乱"而引起的短时期内的较大规模迁徙,也有因经济因素如玉米的引进和推广、寻找可耕地等引发的自发零散但却持续不断的迁徙...
关键词:苗族迁徙 滇东南 中印半岛 过程 
苗族迁入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的早期时间考被引量:2
《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25-29,共5页娄自昌 
文山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滇东南民族与文化构成的历史演变研究"(07WSZ04)
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的苗族主要从贵州等地迁来,至于迁入时间,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始于唐代并持续到宋、元、明、清,但这种观点并没有任何可靠的依据,因而并不可信。19世纪初以前,涉及滇东南民族情况的各种地方志都没有提到当地有苗族,提...
关键词:苗族迁徙 滇东南 中印半岛 时间 
苗族向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迁徙的方式与特点被引量:2
《文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47-51,共5页娄自昌 蒙永乐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滇东南民族与文化构成的历史演变研究"(07WSZ04)
苗族从贵州向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的迁徙有许多鲜明的特点:既有因战乱引发的短时期内的大规模迁徙,也有因经济原因引发的零散但持续不断的迁徙;主要迁往山区和半山区,而很少迁到河谷、平坝和城镇;迁来后,有的很快实现定居,有的仍长期...
关键词:苗族迁徙 方式和特点 滇东南与中印半岛 
18世纪末~20世纪中叶苗族向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迁徙的政治与经济因素被引量:3
《文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51-55,共5页娄自昌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滇东南民族与文化构成的历史演变研究"(07WSZ04)
18世纪末~20世纪中叶苗族向滇东南和中印半岛北部的迁徙既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就政治原因而言,主要是苗族卷入其中的乾嘉起事、"咸同变乱"引发了苗族的大规模迁徙。就经济原因而言,一方面,刀耕火种的游耕农业使得相当一部分苗族...
关键词:苗族迁徙 刀耕火种 玉米 滇东南 中印半岛 
云南山区半山区农村经济的半自给自足模式及其走向现代化的困境——以文山州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坝子村为例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13-18,共6页娄自昌 浦加旗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子课题"中国当代边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典型调查.云南部分"阶段成果
目前,云南广大山区半山区的农村经济模式主要是一种半自给自足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有其鲜明的特点,有其形成的特殊自然、社会和经济背景,同时也有其相应的价值和功能。但这种经济模式也有着严重的局限性:即立足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生活,与...
关键词:云南山区半山区 农村经济 半自给自足模式 现代化 
《盐课碑》与清代云南省和文山地区的盐政被引量:3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52-58,共7页曾跃明 娄自昌 
马关县八寨镇的《盐课碑》是研究清代云南省和文山地区盐政的重要史料,该碑记载了嘉庆初年开化府民众因不堪官府增加盐课而推举生员李占春等两次万里赴京控告、最后使开化府官盐价格从每百斤卖银3.64两降为3.03两的史实。从《盐课碑》...
关键词:盐课碑 清代云南盐政 官运官销 烟户盐 
古代哀牢国的疆域范围和民族构成再探被引量:2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38-43,共6页娄自昌 
古代哀牢国存在明显的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哀牢国指哀牢本部及其有效控制下的几个小邦,即公元51年归附东汉的近一万八千人及其分布地域;而广义哀牢国则包含了哀牢本部和名义上隶属于哀牢部的众多小邦,即公元69年随哀牢王一起归附的七十...
关键词:哀牢国 疆域范围 民族构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