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栋梁

作品数:18被引量:6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烷基胺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磁性金属更多>>
发文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机械工程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大学教育》《金属功能材料》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原位聚合制备聚合物电解质用于锂金属电池的研究进展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4,62,共15页谢清水 张世禹 张成锟 胡欣超 彭栋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2240,U22A20118)。
[背景]聚合物电解质(PE)由于其良好的热稳定性、高柔韧性以及可加工性,成为固态电解质理想材料之一.原位聚合技术能增强电极-电解质的界面相容性,革新传统PE的制备方法,已广泛应用于PE的制备.[进展]本文阐述了原位聚合制备PE的最新研究...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 原位聚合 锂金属电池 电化学性能 
钨镧合金丝拉拔过程中的断丝行为研究
《中国钨业》2024年第5期56-62,共7页郭东红 彭福生 彭栋梁 蒋香草 方毅金 吕晟 黄灿鑫 
钨镧合金丝作为切割硅片的金刚线母线得到大量应用,为保证钨镧合金丝生产质量及生产连续性和高效性,需要控制拉拔过程的断丝率。通过对拉拔过程中的断丝收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对断口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钨镧合金丝的断...
关键词:钨镧合金丝 杯锥状断口 劈裂断口 缩丝断口 压伤断口 
镁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关键材料
《金属功能材料》2024年第1期1-27,共27页谢清水 汪依依 夏丽 张一鸣 瞿佰华 王敬丰 周小元 彭栋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3809500)。
镁离子电池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以及高体积比容量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广泛研究。然而,充放电过程中缓慢的Mg^(2+)扩散动力学性能、镁金属负极表面钝化层的形成以及电解液对空气敏感、腐蚀性强与电压窗口低等问题阻碍了其发...
关键词:镁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 工作原理 
放电等离子烧结TiCN/W-Cu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机械工程材料》2022年第6期11-20,共10页黄友庭 李晓伟 查元飞 周晓龙 黄歆 花能斌 陈文哲 彭栋梁 
福建省科技攻关项目(2014H000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J01269);福建工程学院基金资助项目(GY-21306)。
以铜粉、TiCN粉以及由化学镀法制备的铜包覆钨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TiCN/W-Cu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硬度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组织致密,细小的TiCN颗粒弥散分布在钨和铜相界处;复合材...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烧结 TiCN/W-Cu复合材料 高温耐磨性能 
锂合金在锂金属负极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金属功能材料》2021年第3期1-11,共11页彭栋梁 林亮 闫霄林 谢清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YFA0202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1188)。
锂金属兼具高比容量和低电势的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循环过程中锂枝晶不可控生长导致的循环性能快速衰减和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发展及应用。系统分析了无枝晶锂金属负极的主要设计原则。其中,锂...
关键词:锂合金 锂金属负极 锂枝晶 循环性能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关键材料被引量:40
《金属功能材料》2021年第2期37-58,共22页韩啸 张成锟 吴华龙 黄友章 谢清水 王来森 彭栋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YFA0202600)。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小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方面,不断推动着社会朝着智能化和清洁化方向发展。简要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和工作原理,从材料结构和储锂机制方面对正极材料和负...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工作原理 电极材料 电解质 安全性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基础科学》2019年第2期12-19,共8页刘鹏飞 何伟 麻亚挺 库伦 蔡余新 刘群 谢清水 王来森 罗晴 彭栋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YFA0202600)
目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以其高比容量(>250mAh/g)、高工作电压、低成本、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循环过程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存在首次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差、容量与电压衰...
关键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层状材料 阴离子氧化还原对 表征技术 
钛酸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特性被引量:1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1期18-24,共7页陈强 刘翔 谢清水 王来森 彭栋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1154;51571167)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BaTiO_3纳米颗粒,将不同质量的BaTiO_3纳米颗粒与氧化石墨烯(GO)进行复合,并在氩气保护下经过煅烧得到BaTiO_3/还原氧化石墨烯(BaTiO_3/RGO)纳米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关键词:BaTiO3/RGO纳米复合物 溶剂热法 微波吸收特性 
微纳米空心结构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储能科学与技术》2017年第5期871-888,共18页麻亚挺 黄健 刘翔 刘鹏飞 蔡余新 谢清水 彭栋梁 
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YFA0202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1154;51571167和5170116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5087);厦门大学校长基金(20720160082)
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拥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同时,兼有快速充放电和较高的安全性能。电极材料是电池性能的关键,金属氧化物因为拥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安全性能,已经成为有希望替代传统商...
关键词:微纳米空心结构 金属氧化物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建设面向全校开放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平台被引量:3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年第3期59-62,共4页周花 刘兴军 任磊 戴李宗 彭栋梁 熊晓鹏 肖祖法 
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2012年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实验教学中心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学生,开设面向本专业的A类专业实验课程、面向校内相关理工科专业的B类材料基础实验课程以及面向全...
关键词:国家级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全校开放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平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