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林

作品数:17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1550部队更多>>
发文主题:反舰导弹海基毁伤机理战斗部高能更多>>
发文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军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导报》《固体火箭技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国防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动基座对准条件下惯性制导精度评估方法
《舰船电子工程》2025年第3期50-54,共5页刘文超 徐松林 郑小兵 王宝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506220)资助。
针对动基座对准条件下惯性制导精度评估的问题,综合考虑工具误差和初始误差研究了一种惯性制导精度分析评估方法。首先推导分析了初始误差和工具误差对惯导导航计算精度的影响规律,然后基于主动段终点导航参数误差与制导落点偏差的关系...
关键词:惯性制导 初始误差 工具误差 制导精度 蒙特卡罗仿真 
高能推进系统试验操作风险及处置措施
《科技导报》2019年第13期104-108,共5页尹怀志 徐松林 王军延 
高能推进系统的高能量特性使得飞行器射程更远,但同时也增大了推进系统及其飞行器的操作使用风险。通过综述目前被国内外导弹、火箭广泛使用的硝酸酯增塑聚醚推进剂及其高能推进系统特性,梳理了近年来与推进系统相关的安全事故及原因,...
关键词:高能推进系统 技术准备 风险分析 处置措施 
N_2O/HTPB固液发动机燃烧室结构对药柱燃面退移特性的数值模拟
《固体火箭技术》2018年第6期715-720,共6页张梦龙 张悦 徐松林 
针对采用N_2O/HTPB推进剂的某固液火箭发动机,分析研究燃烧室长径比、前燃室长度、补燃室长度以及喉径等结构参数对固体燃料热解表面燃面退移速率的影响。通过建立一种基于流场与固体燃料之间耦合传热和PDF燃烧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经...
关键词:固液火箭发动机 退移速率 燃烧室结构 数值模拟 
浅议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研究进展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年第11期244-246,共3页宋涛 徐松林 
本文首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气动/推进/结构/控制等耦合、黏性效应显著、工作环境条件变化大三个方面入手,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具备的基本特性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研究进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 控制 研究进展 
吸气式空天飞行器飞行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2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年第6期172-174,共3页宋涛 徐松林 
本文首先对空天飞行器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设计、飞行范畴、其他因素三个方面,对吸气式空天飞行器控制难点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吸气式空天飞行器飞行控制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吸气式 空天飞行器 控制方法 
某型高能固体火箭发动机烤燃性能研究被引量:5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7年第6期24-27,共4页徐松林 刘文一 高庆福 
为研究某型高能固体发动机的热安全性,建立了发动机在火烧环境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数值模拟了发动机及装药在不同烤燃工况下的温度分布和爆炸延迟期。研究表明,大型发动机烤燃特性与小型发动机呈现相同规律,热扩散速率在快速烤燃工况下...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 高能装药 烤燃 爆炸延迟期 
俄罗斯洲际弹道导弹及试射近况浅析被引量:5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年第8期1-4,20,共5页马顺南 徐松林 
导弹试射及飞行试验是其研制、定型和服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和作战使用性能考核、保障装备和新技术适应性验证、批生产质量可靠性检验、产品延寿、部队战斗力检验以及国家核威慑力展示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
关键词:洲际弹道导弹 试射 飞行试验 俄罗斯 
美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与鉴定管理体系被引量:14
《国防科技》2015年第4期42-47,共6页徐松林 王海哲 
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应能够在近似实战环境中对装备作战效能和适用性进行有效评估。美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与鉴定贯穿于装备采办周期全过程,形成了较完整和规范的作战试验与鉴定管理体系。文章论述了武器装备作战试验与鉴定的内涵、要素及...
关键词:作战试验与鉴定 武器装备 管理机构 靶场 
海洋风场建模及其仿真应用分析被引量:1
《舰船电子工程》2015年第6期83-87,94,共6页徐松林 覃东升 
海洋风要素是海洋学和气象学的基本参数,也是影响飞行器和航行器航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简要概述了海洋风场的基本概念、风速的高度和时距特性、阵风谱和长期分布以及我国海面风场时空变换特征,阐述了海洋风场的准定常风、风切变、急...
关键词:海洋风场 数学模型 仿真分析 应用 
国外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现代防御技术》2013年第5期32-35,46,共5页边金尧 徐松林 李玉龙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兼具固体火箭发动机简单和液体火箭发动机可控的优点,必将成为未来运载火箭、亚轨道飞行器、轨道转移系统上有效的推进系统之一。简要介绍了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和原理模型,重点介绍了2008年以来国外固液混...
关键词: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 关键技术 原理模型 实验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