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传承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模式民族地区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评鉴》《艺术品鉴》《中国文艺家》《丝路视野》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地域扎染工艺的源性探索与经济发展
《中国集体经济》2024年第7期105-108,共4页文静 沐晓熔 
云南艺术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西南地域扎染工艺的源性研究”(2021KYJJ02)研究成果。
四川自贡扎染、云南大理周城白族扎染和巍山彝族扎染作为西南地域活态的工艺技艺典型代表,其工艺基因具有“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多元指征。文章对其历史生发的溯源、工艺基因的析出及“环境决定论”视域下的艺术张力呈现进行层级维...
关键词:扎染工艺 同源性 非同源性 环境决定论 经济发展 
新媒体时代云南廉政公益广告传播式态研究被引量:3
《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20期130-132,共3页庞杰 文静 
2020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智媒时代云南廉政平面公益广告推广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J0046。
廉政公益广告是廉政文化建设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云南廉政公益广告设计的相关研究相对少见,为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的宣传,廉政公益广告设计在云南省的实施与推广势在必行。进入新媒时代以后,各种新型传播渠道应运而生,让廉政公...
关键词:廉政公益广告 新媒体时代 广告表现 
现代产品设计中民间艺术的思考与发展
《艺术品鉴》2018年第6X期163-164,共2页文静 
本文首先对民间艺术的概念、特征及作用作出简要概述,然后结合实例,对民间艺术造型元素、纹样元素和色彩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最后联系当前实际情况,对现代产品设计中民间艺术的发展进行思考。
关键词:现代产品设计 民间艺术 造型元素 
当前中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艺术品鉴》2018年第2Z期60-61,共2页文静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对于艺术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当前社会家长也转变了过去'学好数理化,走到天下都不怕'的思维定式,越来越关注到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这也为当前艺术教育的长效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中国艺术...
关键词:艺术教育 发展 思维 现状 对策 
新时期艺术教育的发展探究
《艺术品鉴》2018年第1X期264-265,共2页文静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艺术学习在整个社会上也掀起了一个学习的'高潮'。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和'追评'。新时期,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倡导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艺术教育也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关键词:艺术教育 发展 思维 信息时代 科技 
模块化系统设计思维在中国艺术教育中的介入与成效分析
《长江丛刊》2018年第5期27-27,共1页文静 庞杰 
随着中国艺术教育从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的转换,传统的艺术教育诉求与预期间出现了不适性,单维路径及实践脱节等现实情境,本文尝试在艺术教育进程中介入模块化系统的方法论,探索一条兼具教育预期与教学成效的艺术教育路径。
关键词:模块化 系统 艺术教育 成效 
云南宜良工艺竹编的田野调研路径分析被引量:2
《艺术评鉴》2018年第2期22-23,29,共3页文静 
云南宜良气候温润,非常适合楠竹的生长,当地民众多以楠竹为材编织竹制生活用品,尤以李加云的工艺竹编最具艺术特色。本文依托民族学、人类学对云南宜良工艺竹编的田野调研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探寻民间艺术田野调研的最优调研方向与路径。
关键词:工艺竹编 田野调研 路径 
民族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探究
《艺术品鉴》2017年第12X期159-160,共2页文静 
中国是一个文化璀璨的民族,其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多样化的民族融合,丰富的地理与人文,造就了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美学特征。在当前高校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和培养学生对于民族艺术的认知和灵感,使之能在作品中充分的展示...
关键词:民族艺术 现代艺术 发展 文化 传承 灵感 
云南宜良工艺竹编的艺术特色及创意产品开发的应用分析被引量:6
《中国高新区》2017年第9X期190-190,共1页文静 刘可心 
云南省宜良县的竹编工艺历史悠久,并源远流长。文章依据云南宜良竹编工艺的存在现状分析宜良竹编工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阻碍,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造物设计思维,提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共生的设计理念,探讨竹编创意设计产品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竹编工艺 创意产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预期效果分析
《丝路视野》2017年第26期48-48,共1页文静 庞杰 
中国文化部非遗司经过多年多地院校的试点与调研基础上,于2016年正式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计划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工艺表现深入、创新实践能力及传承思维与方式三个块面展开,结合不同高校的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群 培训预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