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玲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创伤《等待戈多》笔下保护者拜厄特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文学(中)》《青春岁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安徽文学(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生态共同体想象:《自然资源保护者》中的文学绘图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4年第3期43-53,共11页朱永玲 
纳丁·戈迪默在《自然资源保护者》中对人类与生态整体性的关系展开绘图,绘制了南非农场空间、交通网络与生态共同体三幅图景,探索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出路。农场空间绘图揭露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制度下不平等的资源占有状况、白人特权阶级...
关键词:南非 纳丁·戈迪默 生态危机 文学绘图 生态共同体 
流动性与创伤疗愈:石黑一雄早期小说研究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4期95-99,共5页朱永玲 
石黑一雄早期小说《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呈现了流动性与创伤疗愈的复杂关系。创伤疗愈的关键在于受创者能否重建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联系。小说中的受创者悦子和小野总是试图通过移民、旅行、访友、散步等流动性具身实践摆脱创伤...
关键词:石黑一雄 流动性 创伤 创伤疗愈 关系 
美国文学中的华人空间——华裔作家笔下的唐人街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5期33-34,共2页朱永玲 
本文运用空间理论,分析20世纪60年代后第二代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骨》和汤亭亭的《女勇士》中对唐人街空间的再现,阐释这一时期华裔作家对华人空间做出不同情感反应的原因,特别强调在"第三空间"语境下新一代移民作家对唐人街的空间建构。
关键词:空间 唐人街 华人空间 华裔作家 第三空间 
小说《占有》中诗歌特点研究
《北方文学(中)》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朱永玲 
A.S.拜厄特的小说《占有》中穿插大量优美的诗歌,这些诗歌以其巧妙的隐喻、自然的意象、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奇的想象,不仅具有现代诗歌的艺术美,而且拥有维多利亚诗歌特有的气质。
关键词:拜厄特 《占有》中的诗歌 诗歌特点 维多利亚诗歌 
枯树背后的风景——浅析《等待戈多》中枯树的意义
《青春岁月》2013年第18期10-11,共2页朱永玲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剧中的场景"一条乡间小路,一棵枯树,黄昏",如此模糊而又清晰的图景背后蕴涵着怎样丰富而深刻的意义?本文尝试分析该剧中这棵"枯树"蕴含意义与作品主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揭露戏剧中背景形式对...
关键词:《等待戈多》 枯树 舞台背景 主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