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霞

作品数:42被引量:29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遗址杜陵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遗址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经济地理》《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探索》《现代种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遗址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模式构想
《中国软科学》2024年第S1期148-157,共10页朱海霞 权东计 李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4169)。
创新大遗址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模式是促进大遗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黄河流域大遗址的实地调查,结合多学科理论和政策法规,科学研究关键概念及编制问题,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模式设计构想,以促进特色文...
关键词:特色文化空间 文化产业集群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 编制模式 大遗址区 
黄河流域大遗址文化空间网络特征研究被引量:1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3年第6期172-179,共8页朱海霞 黄江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4169)。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历史、物质、活化等多个层面,通过分析网络密度、中心性和网络凝聚子群,总结黄河流域大遗址文化空间内涵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大遗址文化主要由仰韶文化、周文化、汉文化、唐文化等构成,其空间特征...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法 大遗址文化空间 空间网络特征 大遗址 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宁夏段)文物遗存分布特征与保护利用布局构想被引量:1
《中国软科学》2023年第6期106-116,共11页朱海霞 权东计 马建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4169);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
依据“三普”文物调查调查资料、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调查资料、项目研究团队多年实地勘查资料和相关遗产地规划研究成果等多源信息建立自治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据库,采用集群理论与空间分析相结合方法,分析文物遗存文化主要特色及价值...
关键词:空间分布特征 特色及价值 保护利用布局 五带两心多节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 
黄河流域陕西段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模式研究——以汉宣帝杜陵为例被引量:1
《城市问题》2022年第12期42-54,共13页朱海霞 刘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174169)——“基于特色文化空间构建的黄河流域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在相关概念阐释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的逻辑关系,确立由“本底评价—保护规划编制—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建设规划设计”组成的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基本流程。构建陕西大遗址文化产...
关键词: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集群空间 空间规划模式 汉宣帝杜陵 陕西 
大遗址文化空间与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耦合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杜陵遗址为例被引量:1
《中国软科学》2022年第S01期322-333,共12页朱海霞 张亚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4169);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软科学(2021KRM047)
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耦合是实现大遗址可持续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关键。采取定性定量分析、空间分析以及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文化产业集群空间的耦合关系,构建大遗址特色文化空...
关键词: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 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 耦合机理 影响因素 汉宣帝杜陵 
西安市大遗址文化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保护性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中国软科学》2022年第S01期334-345,共12页朱海霞 王怡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特色文化空间构建的黄河流域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模式研究”(72174169)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应用“双评价”于大遗址文化资源尚且存在缺陷。围绕文化源态、形态、业态与动态建立大遗址文化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安市大遗址文化资源予以评定。选取陕西省西安市古遗址类与古墓葬类代表性大遗...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 保护性开发适宜性 汉长安城遗址 杜陵 
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大遗址文化空间构建评价与分析被引量:1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3期211-223,共13页孙澹静 朱海霞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特色文化空间构建的陕西关中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机制优化研究”(2019S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与管理机制研究”(71173173)。
为更好地开展对大遗址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以中国“十三五”时期实施国家大遗址文化工程的152处大遗址为例,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大遗址文化空间构建的评价体系,结合热点分析、核密度估计探究了国家大遗址文化空间构建的空间分异特...
关键词:大遗址 文化空间构建 空间分异 扎根理论 
共生视角下的大遗址区遗产社区生活圈营造策略研究——以杜陵遗产社区为例被引量:3
《中国软科学》2021年第S01期198-205,共8页权东计 任宜欣 朱海霞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软科学项目(2021KRM0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4169)。
避免大遗址社区属性和社会价值的弱化,弥补周边社区文化底蕴和情感连结的缺失,有机结合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是新时代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的重要任务。通过验证杜陵与社区之间的共生关系,研究杜陵遗产社区内部...
关键词:共生机制 大遗址区 遗产社区 遗产社区生活圈营造 杜陵 
基于文本挖掘的城市大遗址规划编制影响评估体系探析——以杜陵为例被引量:1
《中国软科学》2021年第S01期140-147,共8页权东计 呼凯玥 朱海霞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软科学项目(2021KRM0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4169)。
在阐释概念、分析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大遗址影响评估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以数据库专业文献关键词为源数据,综合考虑大遗址价值属性影响研究和保护利用现状,运用文本挖掘技术系统构建城市大遗址规划编制影响评估体系。最后,以杜陵为例,验...
关键词:大遗址规划编制影响评估 遗产影响评估 指标体系 大数据 杜陵 
后疫情时代基于特色文化空间构建的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机制研究被引量:8
《中国软科学》2020年第S01期92-100,共9页朱海霞 庄霆坚 权东计 李勤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S006);西北大学2019年本科人才培养建设项目(XM05190660)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与空间规划机制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何扭转市场颓势,弥补区域产业发展因区域治理和空间规划机制缺失而遭受的损失,是各类产业集群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文化空间构建与文化产...
关键词:大遗址区域治理 特色文化空间 文化产业集群 空间规划机制 汉长安城遗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