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娟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形声字形符声符量词研究量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古汉语研究》《民族教育研究》《安徽文学(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汉双语教学实效性探析被引量:2
《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101-106,共6页李丰娟 贾巴木甲 马锦卫 阿力莫日扎 
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汉双语教育发展迅速,各市县均开展了两类模式的教学。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各地重视程度不一。目前还存在教师量少质弱、教材不配套、学生课外读物少、教学质量(特别是一类模式)有待提高等问题。
关键词:彝汉双语 教学实效 探析 
吴简量词研究被引量:4
《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1期52-57,96,共6页李丰娟 张显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简帛量词研究>(05BYY003)
通过对现已刊布的全部吴简量词的全面研究,共得量词40个,得到了量词及其称数法的不少新信息:"町"在吴简中为表"处"的自然单位量词而非面积单位量词;"石"为大于"斛"的容量单位量词;"步"的面积单位量词使用下限至少不会晚于三国时期;"所"...
关键词:吴简 量词 研究 
“無”形体考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50-51,共2页李丰娟 
关于“無”的字形演变,历代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试图通过甲骨文、金文、简帛、碑刻等出土文献的文字资料,从字形、字义上对“無”追根溯源,期望能理出它的脉络,还“無”一个真实的面貌.
关键词:   
试论东巴文化中的鬼魂观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第8期60-60,共1页李丰娟 
大多学者认为“神”是美的象征,是胜利者,而“鬼”是丑的象征,是失败者。但传统的尊神崇佛、灭魔驱鬼的思想与早期东巴教的崇敬巫鬼是不同的,甚至在纳西先民中是一种鬼魂崇拜。这让我们对“鬼魂”形象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关键词:东巴文化 鬼魂 “灵魂不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