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国

作品数:12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邓小平国有资产流失独立自主意识党的建设产权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长白学刊》《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吉林省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101-104,共4页李志国 张民 丁金荣 
教育厅"十五"人文社科规划的科研项目;序号为2005109
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了解我省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形式、特点以及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出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对振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 现状 对策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要加强国有资产流失的治理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93-95,共3页李志国 王健 李才 
吉林省教育厅"十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05109)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保障。国有资产的流失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主观故意和非主观故意。要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上加强国有资产流失的治理。
关键词:吉林省 老工业基地 国有资产流失 
浅析日本军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原因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李志国 
时至今日,西方社会的一些历史学家对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战败和无条件投降,仍然没有改变以往那种历史的偏见和歪曲。他们片面强调某个战场或某个国家的突出作用,而忽视了其他战场的地位和其他国家在战争中的...
关键词:日本军国主义 无条件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 
发挥高教优势 助推吉林振兴
《新长征》2005年第6期54-55,共2页李志国 
(一) 吉林省是教育大省,高等教育更是 具有自己的优势。在强力推进吉林老工 业基地振兴的发展进程中,应当充分发 挥我省高等教育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我省高等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是全国较 早进...
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职高专院校 教育体制改革 进入高等教育 普通高校 独立学院 大众化阶段 教育大省 本科院校 吉林省 
邓小平独立自主意识探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2-5,共4页李志国 
邓小平独立自主意识,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坚持独立自主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独立自主意识...
关键词:邓小平 独立自主 意识 特色 
转变观念 发挥优势 盘活并用好吉林人才
《长白学刊》2004年第5期104-105,共2页李志国 
关键词:转变观念 发挥优势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盘活 人才资源 人才开发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 综合国力 第一资源 战略资源 人才强国 总体布局 东北区域 人才工作 人才问题 吉林省 竞争 中央 体制 
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工作的探讨——以长春市为例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8-21,共4页王健 李志国 张忠义 
解决农民工进城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们应该从拓宽就业渠道、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制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等方面入手 ,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 ,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政治、生活、...
关键词:农民工 长春市 劳动密集型产业 户籍制度 农村土地制度 产权制度 培训 立法工作 
“三个代表”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1-2,共2页李志国 
“三个代表”从根本上体现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三个代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小康社会 
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4,共4页李志国 左伟 
三个代表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是取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这一思想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群众基础。由于它对我党的先进性进行了...
关键词:“三个代表”思想 历史地位 指导意义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先进生产力 党的建设 
略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特征——纪念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十周年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1-2,共2页李志国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明确的概括 ,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只讲特征不行 ,只讲本质也不能完全反映社会主义的根本含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
关键词:社会主义 本质 特征 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