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玲

作品数:9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更多>>
发文主题:微乳液P507四组分正庚烷溶剂萃取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物理化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山楂蜂花粉的成分研究被引量:8
《中国药学杂志》1999年第11期730-732,共3页张剑波 王维敬 李改玲 
目的:研究山楂蜂花粉的药用成分组成。方法:采用乙醇为溶剂进行提取,并用比色法,氨基酸自动分析,原子吸收等方法对其组成进行测定。结果:其含有人体通常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还含有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
关键词:山楂峰花粉 黄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中药 
萃取有机相中微乳液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第5期685-687,共3页沈兴海 李改玲 高宏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The activation energy ΔE can indicate the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ial membranes of microemulsion particles, so it could be used to discribe and discuss the stability of the formed microemulsion in extraction organic ...
关键词:微乳液 活化能 溶剂萃取 萃取化学 稳定性 
醇对萃取有机相中形成微乳液的影响被引量: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2期153-157,共5页沈兴海 李改玲 高宏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采用测定微乳液电导的方法,求得P507(K)-醇-正庚烷-水萃取有机相中,在含有不同的醇(正丙醇-正己醇)和不同量水时,形成微乳液的活化能ΔE,并通过它来讨论萃取有机相中形成微乳液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醇的碳链越长...
关键词:微乳液 乙基己基膦酸 溶剂取 有机相 萃取  
P507(K)-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体系的结构参数被引量:18
《物理化学学报》1994年第7期585-590,共6页沈兴海 王文清 王爽 李改玲 高宏成 
根据球状模型并结合稀释法求得了P507(K)-醇(正戊醇、正己醇、异戊醇、异己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的结构参数:水内核半径Rw、颗粒有效半径Re、界面层厚度l、颗粒平均聚集数、颗粒总数Nd以及分散相所占总界面面积Ad。结果表明...
关键词:微乳液 结构参数 膦酸  正庚烷 
P507(K)-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的渗透现象——2.导电机理的研究被引量:3
《铀矿冶》1993年第2期88-92,共5页沈兴海 王文清 王爽 李改玲 高宏成 
本文根据阳离子导电机理,圆满地解释了P507(K)-醇(正丙醇—正已醇)-正庚烷-水四组分组成的W/O型微乳液的活化能-含水量曲线。并发现含水量较少、温度低于30℃时,表面活性剂阴离子与K^+组成的离子对,充当导电载体。
关键词:微乳液 导电机理 活化能 P507-醇-正庚烷-水四组分体系 表面活性剂 
皂化萃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引量:5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年第3期406-409,共4页李改玲 彭启秀 高宏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测定了P507钾(钠)/仲辛醇/正庚烷体系在不同含水量时的密度、折光率、粘度和电导等性质,并从微乳液的形成、结构和相转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萃取剂 皂化 物理化学特性 
P507(K)-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的渗透现象——1.渗透指数规律研究被引量:1
《铀矿冶》1993年第1期21-25,共5页沈兴海 王文清 王爽 李改玲 高宏成 
本文研究P507(K)-醇(正戊醇、正已醇)-正庚烷-水以及SDS-正戊醇-正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W/O型)的电导率(σ)与渗透阈值(Ф_p)和渗透温度(t_p)之间的指数规律。得到σ与Ф_p的指数值为s=1.20±0.05,μ=1.20±0.05;σ与t_p的指数值为μ=0...
关键词:微乳液 渗透阈值 渗透温度 指数规律 电导率 
萃取过程的量热研究Ⅲ.——萃取剂之间的缔合作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第6期678-682,共5页李改玲 李忠 彭启秀 高宏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利用量热滴定的方法,研究了萃取有机相中酸性萃取剂P204、P507、P272和PMBP与中性磷酸酯之间的缔合作用,求出相应的缔合常数β以及热力学函数△H、△S、△G。
关键词:滴定 量热法 溶剂萃取 缔合 
萃取过程的量热研究(Ⅳ)——皂化P507萃取有机相中反向胶束和微乳状液的形成被引量:4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第8期1102-1105,共4页李改玲 李忠 彭启秀 高宏成 吴佩强 郑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利用量热滴定法研究皂化P507萃取有机相中反向胶束的形成和滴水过程中微乳状液的形成.求得临界胶束浓度、胶束形成常数K、聚集数n以及热力学函数,并用激光动态光散射仪测定胶团和微乳颗粒的流体力学半径。
关键词:溶剂萃取 反向胶束 微乳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