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富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天人合一祭祀南宋书院书院道德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宗教学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杨时易学思想考论被引量:3
《周易研究》2011年第1期42-49,共8页詹石窗 李育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百年道学研究与创新工程”(09@ZH011)
杨时主要继承了二程的易学思想,注重从义理释《易》,同时也认同画前元有易,推崇先天学,融义理、象数为一炉。然而,杨时的易学旨趣却在于用易,不流于空谈易理。他主张反身而诚,学《易》必须心通的为学之方。由于受到当时学术背景和社会...
关键词:杨时 易学 先天学 
朱熹易学思想与诗歌关系考论被引量:3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9-53,共5页李育富 
朱熹对其易学思想的诠释方法是多样的,其中诗歌就是一重要手段,因而,从诗歌的角度来探讨朱子易学是可行的。朱熹诗歌中包含着其大量的易学思想,而其易学思想对其诗歌又有重大影响。以诗彰显易理,以易理影响诗体,是朱子易学诠释和诗歌创...
关键词:朱熹 易学 诗歌 
道教洞天福地之新探被引量:5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114-116,共3页李育富 
洞天福地的观念至迟在东晋时就已形成。试从道教洞天福地内容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并揭示道教洞天福地的历史发展特点,认为洞天福地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洞天福地归于名山之中;二是洞天福地内容由山洞到囊括宫观,其中神...
关键词:洞天福地 道教 宫观 
南宋书院的哲学特色及其现代价值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54-57,共4页李育富 
从哲学的角度看,南宋书院具有浓厚的天人合一思想气息和儒家修心养性、明人伦的价值观念,南宋书院的哲学特色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书院 天人合一 道德 祭祀 
南宋书院的哲学特色及其现代价值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13-17,共5页李育富 
本文侧重从哲学的角度对南宋书院加以考察和分析,揭示南宋书院具有浓厚的天人合一思想气息和儒家修身养性、明人伦的价值观念,认为南宋书院的哲学特色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书院 天人合一 道德 祭祀 
儒家身国共治思想的演变特征及其现代价值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7-12,共6页李育富 
主要探讨儒家关于修身与治国二者关系的思想内容的历史演变及其特色,认为先秦儒家就已出现身国共治思想,但并未寻找本体依据。两汉以"天"为外在依据以修身治国,唐朝儒生开始尝试从心性论的角度探讨身国共治,宋明理学把外在之"理"寓于"性...
关键词:儒家 身国共治 内圣外王 天人合一 
地理环境与中国宗教思想转型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202-205,共4页李育富 
中国宗教思想转型具有很多原因,地理环境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南北地域的地理差异,中心城市的形成以及名山风景的存在都在中国宗教思想的演变过程中产生了独特作用。研究地理因素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宗教思想变迁。
关键词:地理环境 中国宗教 思想转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