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

作品数:20被引量:1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散文话语形态形态论知识分子新移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学海》《甘肃社会科学》《德州学院学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外华文文学三人谈被引量:1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3年第4期68-73,共6页陈思和 卢新华 李良 
卢新华以短篇小说《伤痕》名世,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不能忽略的著名作家。他是改革开放以来较早“下海”的文人,1986年留学美国,后定居美国洛杉矶。异国他乡重新开辟人生道路,卢新华始终没有远离文学事业,一直坚守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与人...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史 华文作家 人生道路 陈思和 文学事业 创作经验 精神立场 
语丝体散文的文体仿拟
《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224-232,共9页李良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移民文学伦理叙事研究”(17BZW142)阶段性成果.
依托文化周刊《语丝》生成的语丝体散文,倡导"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于现代中国特别时段的文化语境下呈现清晰的文体自觉意识,成为百年散文发展史上不可绕越的坐标符号。以周氏兄弟《语丝》散文文本为中心,从文体学角度探究语丝体散文...
关键词:语丝体散文 魏晋风度 晚明小品 文体学 
祛魅与复魅之间——新移民文学视域中的“南京大屠杀”叙事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6期33-40,共8页李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移民文学伦理叙事研究"(17BZW142)的阶段性成果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倚仗坦克大炮长驱而入古城南京。其后六周之内,日军将人类的兽性极致发挥,机枪和屠刀朝向无辜市民和被俘官兵。历史是书写过去的最佳方式之一,对于如此惨痛的一次人类浩劫,后来人给予文学叙写也应是必要,即使这...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新移民文学 叙事 视域 复魅 祛魅 侵华日军 1937年 
朵朵芙蕖照水开——江苏文学期刊考察
《雨花》2017年第14期12-18,共7页李良 
文学期刊负载着传播文学艺术的历史使命,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回眸现代中国,正是文学期刊的存在与不断壮大,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的巨大成就。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1,收入中国现...
关键词:文学期刊 研究类 市场经济 三角洲 文学刊物 文学评论 
“苦闷的象征”——域外体验与“语丝体”散文被引量:1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年第4期82-87,共6页李良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中国‘语丝体’散文研究"(项目号:11ZWD015)的阶段性成果
域外体验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积极建构是明显的。域外体验不应单单理解为作家身体的异域移动,还应涵指作家本人对于异域文学、文艺、文化等生产的阅读、翻译、感受等非客观空间进入式的体验方式与效果。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鲁迅于1...
关键词:苦闷的象征 日本体验 “语丝体”散文 
零落成泥碾作尘——休士顿《华人世界》的文学性考察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年第4期12-16,共5页李良 
作为北美华文文坛曾经短暂存在的《华人世界》杂志,在仅有的三期有限篇幅里,做出了相当的文学性努力。公司发行、广告使用、编辑队伍及栏目设置等方面,都相对典型地显示出北美新移民文学的生长困境以及困境中的倔强与坚持。尤其是文学...
关键词:休士顿 《华人世界》 文学性 新移民 北美华文文学 
实现知识分子心灵自审的雍容话语——现代中国“语丝体”散文主体话语形态论之三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87-90,共4页李良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中国‘语丝体’散文研究"(11ZWD015)的阶段性成果
"语丝体"散文是1920年代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话语的成功实践,文体学的理论视角可以有效考察其创作主体深层心理涵蕴及话语复杂性。在新文化运动陷入低潮与知识分子思想阵营走向分化时期,同人群体创办《语丝》周刊以求完成一己诉说。时代背...
关键词:“语丝体”散文 话语形态 知识分子 心灵自审 雍容 
商业传媒语境与“语丝体”散文被引量:1
《德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47-52,共6页李良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ZWD015)
1920年代商业传媒文化的发达,期刊从合资创办到稿酬制度的实施,使"语丝"同人获得现代知识分子安身立命基础的同时,能够自由地"说自己的话",获得相对自足的公共话语权力,进而参与到中国现代话语的建构当中。结合鲁迅的"‘圈子’说"进一...
关键词:商业传媒 “语丝体”散文 轻松化写作 
不可能处还有多少可能?——以严歌苓《陆犯焉识》为中心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2年第4期47-51,共5页李良 
《陆犯焉识》名列2011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榜首。小说颇具特色地以极致书写手段,在一种算不上具有多少新意的故事基础上实现了当代文学历史中伤痕叙事的超越。不过,在实现了一般人力不能及之后,严歌苓需要稍微放缓创作节奏,再沉淀、...
关键词:严歌苓 《陆犯焉识》 极致书写 得与失 
苏炜论被引量:1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1年第3期74-79,共6页李良 
苏炜是新移民作家群中成功代表。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型塑了其坚硬的精神底色,理想主义的担当意识使其作品显示出纯粹、力量与悲悯式的同情。去国留学及异国任教的身份让捧着一颗中国心的苏炜在借助超强的想象力讲好故事的同时,也留下学...
关键词:苏炜 理想主义 担当 想象力 超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