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代华

作品数:12被引量:12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脾虚胃癌基因表达谱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药药理与临床》《四川动物》《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药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参术胶囊对脾虚胃癌转移鼠MMP-2、MMP-9及TIMP-2的影响被引量: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年第5期90-92,共3页叶冰 彭成 张宏 林代华 敖慧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01BA701A07-19)
目的:研究参术胶囊对脾虚胃癌转移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的影响,探讨参术胶囊防治胃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山西白醋和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悬液为造模试剂,建立脾虚胃癌转移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P法,...
关键词:参术胶囊 胃癌转移 细胞外基质降解 MMP-2 MMP-9 TIMP-2 
参术胶囊治疗脾虚胃癌转移鼠模型的基因表达谱研究被引量:9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7-11,共5页敖慧 彭成 林代华 张宏 叶冰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701A07-19)
目的:研究脾虚胃癌转移鼠模型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参术胶囊治疗脾虚胃癌转移鼠模型的基因表达谱变化,分析其治疗脾虚胃癌的分子机理。方法:在将BALB/c-nu/nu小鼠采用食醋法建立脾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外科原位移植方法,建立脾虚胃癌...
关键词:脾虚 脾虚胃癌转移鼠 基因芯片 参术胶囊 
刺五加皂苷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第3期661-662,共2页丰俊东 林代华 
目的:检测刺五加皂苷(ASS)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测定刺五加皂苷(ASS)对VE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刺五加皂苷(ASS)250、500μg/mL作用于HepG2细胞株,VEGFmRNA表...
关键词:刺五加皂苷 肝癌细胞株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RT—PCR 
脾虚胃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2
《四川动物》2007年第3期699-701,共3页张宏 林代华 余成浩 彭成 
目的探索脾虚胃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以过食酸味法建立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连续灌胃2-乙基亚硝胺120天。结果成功建立了脾虚胃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脾虚胃癌小鼠在脾虚状态、胃癌表现等方面与单纯胃癌小鼠有显...
关键词:脾虚 胃癌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刺五加皂苷对人肝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9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年第5期339-341,共3页丰俊东 林代华 刘希琴 戴耀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进人才基金(S0569-063)
目的研究刺五加皂苷(ASS)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为研究对象,分别用ELISA及RT-PCR检测ASS对HepG2细胞VEGF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ASS250,500μg/mL作用于HepG2细胞株,VEGF蛋...
关键词:刺五加皂苷 人肝癌细胞株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伤寒杂病论》双向调节研究述评被引量:2
《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9期1680-1682,共3页杨丽 林代华 
对《伤寒杂病论》双向调节的理论、实验及临床三方面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及讨论。 1)理论研究 :仲景治病的许多法则是通过双向调节以纠正人体阴阳的偏胜偏衰 ,从而创立了如此卓有成效的方剂 ;2 )实验研究 :国内外学者充分利用现代医学...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双向调节 研究 现状与展望 
加入WTO给我国中药发展带来良机被引量:1
《中国药业》2004年第2期8-9,共2页何宇新 刘忠荣 林代华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快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优化资源的配置.中医药由于来自大自然,符合人们崇尚自然的需求,引起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正在立法,准备给...
关键词:WTO 中国 中药 国际经济 经济发展 
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病机关键释义被引量:64
《中医药学刊》2003年第4期588-588,599,共2页梁煜 林代华 王清 
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有阳气虚阴寒盛理论、瘀血理论、痰瘀相关理论等。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及现代实验研究 ,可知在众多的冠心病发病机理中 ,气虚血瘀是其根本的病理改变 ,因之而产生的益气活血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法则。冠心病...
关键词:气虚血瘀 冠心病 病机 释义 
升降理论在临证治法和辨证用药中的运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年第9期73-73,共1页梁煜 林代华 王清 
升降理论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它不仅可以用于阐释人体生理及病理现象,也是临证确立治法和辨证用药的重要依据,正确运用升降理论,有助于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
关键词:升降理论 治法 方剂 应用 
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病机关键新解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年第7期55-56,共2页梁煜 王清 林代华 
1中医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现状中医对冠心病的研究始于60年代,当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遵循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言:"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
关键词:气虚血瘀 冠心病 病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