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高洁

作品数:20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代诗诗歌文革意象思维交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南腔北调》《东岳论丛》《安阳工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场域理论看《鹿鼎记》对“江湖”的反叛与再造被引量:3
《华文文学》2018年第6期17-24,共8页柴高洁 
《鹿鼎记》是金庸的收官之作,其"特立独行"的叙事,脱离了传统武侠小说对"江湖"和"侠"的结构模式。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切入,从场域、惯习、资本入手,可以发现《鹿鼎记》中江湖场域结构被重组,延展了传统江湖的场域空间,并改变了江湖场...
关键词:场域理论 《鹿鼎记》 江湖 韦小宝 
现实的诗化展开:战后台湾现代诗的生活美学
《北方论丛》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柴高洁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台湾现代诗的突围与转型研究"(16FZW042)
台湾现实主义诗潮于1970年代再次兴起,于诗坛外部而言是对当时台湾内外交困历史的反映,于诗坛内部而言,是对佶屈聱牙的现代主义诗风的反叛与纠偏。现实主义诗潮于台湾现代诗而言并不如现代主义诗潮"风起云涌",但作为一种潮流,却与现代...
关键词:战后台湾现代诗 生活美学 
出离“群体”的个性化选择——河南80后诗歌读扎
《南腔北调》2017年第12期69-73,共5页柴高洁 
80后,一个已然为人熟知的群体指称,曾经颇被诟病的“垮掉的一代”,如今也大都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奔波游走在社会与责任、物质与精神、失落与激愤、彷徨与坚守之中,努力完成个人或时代的使命。而作为文学代际的划分,80后概念的提出和使...
关键词:个性化特征 80后 群体 文学史概念 “垮掉的一代” 时间概念 晚生代作家 诗歌 
物象的内心灵视:战后台湾现代诗的超现实经验被引量:1
《文学与文化》2017年第4期84-90,共7页柴高洁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台湾现代诗的突围与转型研究"(16FZW042)阶段性成果
"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方法,于战后台湾现代诗的发展而言,被颇多诟病,尤其是超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的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诗歌技巧的"新奇",意象选取的"怪异",诗意嫁接的"跳跃"等,使台湾诗坛对"现代主义"几乎一边倒地饱以老拳。然而,纵...
关键词:战后台湾现代诗 超现实主义 意象思维 自动写作 
解救现实的虚无
《星星》2017年第9Z期133-135,共3页柴高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从'运动'中出离,众多诗写者主动远离了曲高和寡的'泛文化'抒情或者语言游戏般的个人化宣泄,开始把焦点移注于周遭生活的此在,试图从琐碎的个人日常生活空间开掘诗意。于此,诗歌与现实之间呈现出越来越紧密的勾连...
关键词:诗人 诗歌 诗作 
日据时期台湾原住民的身份焦虑与建构——以电影《赛德克·巴莱》为例
《南腔北调》2017年第3期67-73,共7页柴高洁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台湾现代诗的突围与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6FZW042)的阶段性成果
电影《赛德克·巴莱》以日据时期台湾的“雾社事件”为蓝本,表现了原住民赛德克族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影片出众之处在于,导演并未延续主流意识形态简单歌颂原住民英勇抗日的观点,而是相对全面客观地呈现了台湾原住民的信仰、文化、...
关键词:日据时期 台湾原住民 身份焦虑 身份建构 《赛德克·巴莱》 
日常生活的智性思考——读张巧慧《拓碑记》
《诗探索》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柴高洁 
其实不愿意在这里指出诗人张巧慧的女性身份,刻意的指认好像多少会带有歧见的成分从而引起人们的不满,但不得不说,张巧慧的诗作区别于女性诗人通常对内心感悟的抒发,而多在看似日常的叙事中蕴含“智性”因子。如果我们用已然习惯的...
关键词:日常生活 碑记 智性 女性诗人 女性身份 思维方式 女性主义 诗作 
民族诗风的确立:台湾新世代诗人的精神走向
《南腔北调》2017年第2期71-77,共7页柴高洁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台湾现代诗的突围与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6FZW042)的阶段性成果
台湾新世代诗人如今大都已为台湾诗坛耆宿,正如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影响的焦虑”下逆流而上一样,他们也成为一座座高峰在当下备受瞩目。在这样的历史结点,回望他们的上世纪70年代,在传承中反叛的崛起之路,勾勒其诗观形成及诗歌发展走向...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 新世代诗人 民族诗风 精神走向 
“私奔”中的思维修行——论熊培云诗歌的理性“诗想”
《关东学刊》2016年第8期128-133,共6页柴高洁 
熊培云自"思想国"开始,一直抱持理想和自由之精神,不但以富含思辨色彩的众多文章立世,并且在缪斯的国度积极探索,拓展另一写作维度的一切可能。熊培云的诗虽属其"文体私奔"的计划外"尝试",然而凭借诗人灵魂之真诚,思想之浑厚,在躁动不...
关键词:熊培云 里性 “诗想” 
与乡村的寂静对谈——葛筱强的诗意建构
《关东学刊》2016年第12期55-60,共6页柴高洁 
葛筱强的诗集《从一棵草开始的寂静》表现出一种"另类"景观,诗作不事技巧的炫耀,而是以朴实"乡村"的美妙对冲当下诗坛所谓的"先锋"姿态,映衬出诗人对自我的清醒认知以及用生命诗写的"固执"。具体而言,诗集中诗意的建构首先表现为形式上...
关键词:葛筱强 小诗 语言特色 哲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