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道齐

作品数:10被引量:18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化管治城市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科学进展》《云南地理环境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人文地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革开放30年来的江苏省城市化进程被引量:1
《江苏城市规划》2009年第6期4-6,共3页沈道齐 
江苏省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先导地区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城市化进程加速,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回顾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进一步探讨江苏经济、社会与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关键词:城市经济 专业镇 人口城市化 城市现代化 城市行政体制 行政等级 “苏南模式” 城市数量 大于乡  
从“管理”到“管治”——西方国家的城市/区域发展与建设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3-34,共2页沈道齐 
关键词:区域发展 西方国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建设 城市 管理 人文地理学 社会科学 政治学 
论西方民主政体下的管治被引量:4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4-6,共3页约翰.弗里特曼 沈道齐 
此文是我2002年赴加拿大参加国际会议期间,在访问约翰·弗里特曼教授并向他请教Urban Governance的含义后,邀请他为中国城市研究学者特别撰写的一篇文章,现翻译后介绍给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希望有助于理解“管治”一词的概念和真正含义。 ...
关键词:西方国家 城市管理 风俗习惯 西方民主政体 
新著点击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42-42,共1页沈道齐 
现在,城市环境的恶化威胁着上百万人的生命安全,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问题会更加严峻。建立生态社会的目标,是要把城市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场所,引导人类活动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达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本书从科技、政治和社会学的角...
关键词:超大城市 编者 ND HE 城市人口 全球化 
“21世纪城市”会议——关于城市未来的柏林宣言(2000年7月6日)被引量:1
《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1期3-4,共2页程康 沈道齐 
本刊曾于 2000年第 5期刊发了《世界城市的盛会——柏林“ 21世纪城市”大会综述》一文,详细介绍了柏林“ 21世纪城市”大会及城市 21世纪国际委员会的报告——“ 21世纪世界城市未来”,现再次发表“ 21世纪城市”会议上通过的《柏林...
关键词:21世纪 城市化 网络系统 土地规划 
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被引量:169
《地理学报》1999年第3期204-212,共9页顾朝林 蔡建明 张伟 马清裕 陈振光 李王鸣 沈道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在对西方国家人口流动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北京、天津、南京、廊坊、唐山和昆山等大中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首次对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和流动特征、从业结构、迁移原因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国现在正在经历大规模的...
关键词:流动人口 迁移规律 东部城市 中国 大中城市 
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进展被引量:5
《人文地理》1996年第S1期49-62,共14页沈道齐 崔功豪 
中国城市地理的兴盛时期始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进入历史以来最旺盛的发展时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城市体系、城市化、城市地域结构以及各期城市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政策。其重要的应用领域则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国土规划...
关键词:中国城市地理 城市体系 城市化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规划 城市性质 城市规模 城市边缘地带 
长江三角洲的的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被引量: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年第2期97-105,共9页佘之祥 沈道齐 唐振 宫春生 
中国科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的生产力布局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针对其现状特征和发展动向,论述了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城市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生产力 布局 基础设施 城市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改革与城市发展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3年第2期30-40,共11页沈道齐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繁荣,长江三角洲地区逐步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区域,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个地区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并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决策,长江三角...
关键词:经济改革 城市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 经济体制 
地球表层的人地系统及其调控被引量:2
《地球科学进展》1991年第2期25-28,共4页佘之祥 董雅文 沈道齐 
论述了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研究发展情况及开展人地系统研究的必要性,阐明了新的人地系统观应具有的特点及不同研究模式,强调了首先研究人地系统调控的机理问题。
关键词:地球 表层 人地系统 调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