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加明

作品数:23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香云纱端砚安顺地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一般工业技术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丝绸》《美与时代(创意)(上)》《艺术探索》《民族艺术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通草水彩画的材料技法研究与创新被引量:2
《艺术科技》2018年第7期76-76,166,共2页郑洪明 牛加明 
广东省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通草水彩画的保护与现代开发研究--基于技法材料创新的视角"(GD15XYS27)研究成果之一
清末外销通草水彩画作为广州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通草水彩画的材料和技法的特殊性,在研究中要对通草片的材料特性以及各种可用于绘制的媒材进行深入分析和实践探索,才能在技法上做到创新。本文从技法实践的角度出发...
关键词:通草水彩画 材料 技法 创新 
基于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以香云纱染整工艺为例被引量:10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5期186-189,共4页何晓丽 牛加明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4YYS1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A020225005);广州航海学院科研项目(2016E007)~~
在坚守"非遗"核心价值不改变的同时,能否对其传统生产模式、生产工具、生产材料、产品等进行创新改革,并能根据社会生活需求进行生产。这种基于创新的生产性保护不仅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还能丰富、滋养当代人的精神生活。香云纱是广东特...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模式 创新 香云纱 
香云纱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7年第9期99-101,共3页何晓丽 牛加明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4YYS1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A020225005)研究成果
岭南传统工艺香云纱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是现代包装设计的重要素材来源,运用香云纱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包装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区域特色,还能更好地宣传岭南文化产业和推进岭南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香云纱 岭南文化 包装设计 
岭南传统手工艺香云纱的创新设计研究被引量:2
《辽宁丝绸》2017年第3期7-9,共3页何晓丽 牛加明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4YYS1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A020225005)
通过对岭南传统手工艺香云纱产品的调查与分析,认为通过汲取民间文化精华,开发香云纱系列日常创意产品,对于传承与发展香云纱,丰富当代产品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香云纱 创新设计 
国家级“非遗”端砚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探讨被引量:1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7年第3期35-37,共3页牛加明 吴少群 黎世荣 刘旭升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玉雕与肇庆砚雕数字化保存整理与开发研究";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肇庆端砚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调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将"口述史"研究引入非遗的保护和研究,不仅能弥补现有文献史料的不足,还能真实而全面地还原民间社会生活的演变。采用口述史的方法,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方式将这些"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记录下来、传承下去是端砚非遗保护的重点之所在。
关键词:端砚 口述史 “非遗” 技艺传承人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肇庆端砚为例被引量:20
《艺术百家》2016年第3期231-233,共3页何晓丽 牛加明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玉雕与肇庆砚雕数字化保存整理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4A020220008)阶段性成果之一
数字化保护是"非遗"保护发展的一个趋势,以端砚三维数字化实验为例,利用三维扫描与数字摄影测量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建造端砚的真实三维纹理的虚拟图像。文章探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传承、发展以及在相应资源数据建设中...
关键词:三维数字技术 “非遗”保护 端砚 中国传统工艺 民族文化 民间艺术 
民间工艺活态传承的调查与思考——以贵州屯堡木雕为例被引量:7
《民族艺林》2016年第1期98-105,共8页牛加明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ZD18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民俗文化与和谐乡村社会建设研究--以贵州屯堡为例>(编号:2013WYXM006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对贵州屯堡木雕技艺的传承方式调查基础上探讨民间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措施。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主动融入实际生活和生产,生产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产品,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民间工艺 
民间艺术作品的署名权保护——以周村木雕为例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20-23,38,共5页何晓丽 牛加明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11&ZD18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民俗文化与和谐乡村社会建设研究——以贵州屯堡为例》(2013WYXM0060)的阶段性成果
署名权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著作人身权,现实中的民间艺人经常因为署名权与相关单位或个人发生纠纷.通过对贵州安顺周村发生的这样一起纠纷的系统分析,可清理一些民间艺术作品的署名权问题,这对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模式来...
关键词:民间艺术 署名权 木雕 
何香凝艺术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探析
《普洱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61-64,共4页牛加明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何香凝绘画艺术研究>(编号:GD11CYS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何香凝是中国20世纪初最早留日学画的女艺术家之一,在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作品,她的绘画作品不仅是传世艺术品,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作为当时中国政治革命斗争的写照,其艺术品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即:"冰骨""玉魂"的浩然...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 正气骨气 斗争之气 爱国志气 
民间权威与乡村社会秩序——以周村纠纷解决为例被引量:2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35-139,共5页牛加明 牛奔玉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ZD185)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周村地戏--一个屯堡村落的仪式;家族与权力"(项目批准号为09YJC760058)的结题成果
目前对安顺地戏的研究多集中在仪式、社会意义等方面,而对地戏"神头"等在村落秩序稳定性所起作用的研究重视不足。神头不仅是村落仪式的主持人,在村民纠纷解决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他们把调解建立在村落的亲缘关系基础上,以重亲情、讲和...
关键词:神头 纠纷解决 和谐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