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玥

作品数:9被引量:18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植物残体腐解过程秸秆气候条件微生物群落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土壤学报》《土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碳水热响应驱动机制研究被引量:1
《土壤学报》2024年第5期1260-1270,共11页黄伟根 倪浩为 黄瑞林 王晓玥 孙波 梁玉婷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8030102)资助。
土壤有机碳(SOC)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直接影响全球碳循环。然而,关于土壤有机碳对长期水热变化的响应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借助跨气候带土壤移置试验平台,开展了一项8年的土壤移置试验,其中将寒温带...
关键词:水热增加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残体碳 微生物残体碳损失速率 矿物保护 
不同绿肥腐解对烟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微生物机制
《土壤》2024年第4期769-775,共7页王仕海 尚军 汤红印 陈鹏 黄占平 魏忠秋 王忠宇 尚关兴 易凯 尚德双 李珍权 王晓玥 
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重点研发项目(2021XM20)资助。
为阐明绿肥还田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机制,针对贵州植烟土壤,选取光叶苕子、油菜和黑麦草3种绿肥为供试材料,通过微宇宙试验,研究了添加3种绿肥恒温培养30 d后土壤中有机酸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以及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
关键词:土壤有效磷 绿肥腐解 有机酸 磷酸酶活性 微生物碳源代谢 
微生物关键种影响植物残体还田条件下木质素酚浓度——基于30年长期有机培肥试验被引量:4
《土壤》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祝玲月 王晓玥 陈晏 卞清 包兴国 张久东 车宗贤 孙波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22,CARS-52);南京土壤研究所创新基金项目(ISSASIP2211)资助。
探究不同植物残体还田条件下微生物关键种如何影响木质素酚的浓度(木质素酚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旨在为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培肥土壤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本研究以河西绿洲灌区的灌漠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0 a以施加绿肥(GM)、小麦秸秆(SW...
关键词:长期施用绿肥 长期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累积 木质素酚 
生物质炭和秸秆长期还田对红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30
《土壤》2018年第2期326-332,共7页孟祥天 蒋瑀霁 王晓玥 孙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300);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112)资助
生物质炭和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改良土壤团聚体结构的有效方法,但在长期尺度上生物质炭与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的效率仍不清楚。本研究针对中亚热带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红壤,基于等碳量不同碳源投入的5 a田间定位试验,包括对照、...
关键词:秸秆还田 生物质炭 猪粪 红壤团聚体 有机碳 
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秸秆腐解过程中养分的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0
《土壤学报》2017年第5期1206-1217,共12页李昌明 王晓玥 孙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30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15030200);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KFJ-SW-STS-142)资助~~
农田土壤中秸秆腐解伴随氮磷钾养分的释放是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也是秸秆还田替代化肥养分的基础。了解不同农区秸秆分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动态,揭示秸秆、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交互作用机制,是制定秸秆还田合理措施的理论基础。基于寒温...
关键词:秸秆 腐解过程 养分释放 气候条件 土壤类型 
基于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研究植物残体分解和转化机制的进展被引量:12
《土壤》2017年第4期658-664,共7页李昌明 王晓玥 孙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258)资助
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分解和转化影响了其养分归还和有机质形成过程。由于缺乏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对不同气候、植被和土壤类型条件下植物残体在分解过程中化学结构组成的演变特征和机制仍不清楚。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解析自然有机物化学...
关键词:核磁共振波谱 植物残体 分解 有机碳官能团 土壤有机质 
我国60年来土壤养分循环微生物机制的研究历程——基于文献计量学和大数据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9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年第6期1590-1601,共12页孙波 王晓玥 吕新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085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300);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G-14)资助
【目的】土壤养分循环是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微生物是驱动养分循环的关键因子。挖掘微生物调控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循环功能的潜力,已成为提高农田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发展趋势。通过梳理我国土壤养分循环和土壤微生物学交互研...
关键词:养分循环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文献计量学 关键词交互网络 
田间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BIOLOG分析被引量:36
《土壤学报》2012年第5期1003-1011,共9页王晓玥 蒋瑀霁 隋跃宇 孙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1CB100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12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41B01)资助
对秸秆分解微生物演变机理的研究是调控秸秆还田、提高农田地力的理论基础。本试验基于土壤置换试验平台,利用BIOLOG方法研究在寒温带、中温带和中亚热带气候下,埋于黑土、潮土和红壤中的小麦和玉米秸秆在腐解过程中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的...
关键词:小麦秸秆 玉米秸秆 腐解 BIOLOG 气候 土壤置换试验 
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0
《土壤》2012年第3期353-359,共7页王晓玥 孙波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C6B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1CB100506)资助
植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研究分解植物残体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影响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变化的3个主要因素:植物残体的性质、土壤和气候环境因素、农艺措施,这些因素通过...
关键词:植物残体腐解 微生物群落 影响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