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垒

作品数:4被引量:1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史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复音词《法显传》词义系统掩饰概念场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拦截”概念场主导词的历时更替被引量: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11-120,共10页颜洽茂 王浩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资助项目(05JJD740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汉语"拦截"概念场主导词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三次变化:西汉兴起的"遮"至南北朝时取代了先秦概念场内的主导词"遏"、"邀";至唐五代,"拦"又与"遮"展开竞争,并在宋代和"截"一起击败"遮",重新划分了概念场主导词的格局;元明时期,新兴的"挡"发...
关键词:汉语 “拦截”概念场 主导词 历时更替 
汉语动词“遮”掩饰义的产生及其词义系统的演变被引量:4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30-133,共4页颜洽茂 王浩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资助项目(05JJD740012)
魏晋时动词"遮"由对物体位移的阻拦扩大为空间上对光线等的遮蔽,遮蔽义继而在唐代又引申出对事件进行隐瞒的掩饰义。语境的转换凸显了"遮"不同的概念要素,从而诱发新义。"遮"的遮蔽义宋元时已取代拦截义而在该词的词义系统中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掩饰义 词义系统 语义地图 
常用词“詈”“诟”“骂”的历史演变被引量:3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116-118,共3页王浩垒 
表示"以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斥责"这一意义,先秦主要用"詈",而"诟"、"骂"则出现在相对较晚的春秋末期,"詈"、"骂"与"诟"之间词义略有不同;"骂"可能来源于方言口语词,在战国秦时开始与"詈"、"诟"竞争,汉初便在文献中占绝对优势。复音词...
关键词:常用词    历史演变 复音词 
《法显传》复音词研究被引量: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7年第1期134-137,共4页王浩垒 
《法显传》具备各种形式的复音词构词法,其中以语法造词为主要构词方式。复音词的词性构成方式和语素间的语义结合关系都表现的愈加复杂,突现出日益精密的社会思维。语法造词中偏正式的比例超过联合式,位居第一,接近现代汉语。词性以名...
关键词:《法显传》 复音词 语义 词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