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寿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油菜高产选育川油18早熟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农业科技》《西南农业学报》《种子》《作物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高产抗病抗倒耐寒杂交油菜新品种——杏油2号
《四川农业科技》2005年第5期9-9,共1页王行寿 
关键词:油菜 杏油2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适宜地区 
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川油24的选育
《西南农业学报》2003年第3期22-25,共4页夏清 刘秀清 王行寿 张德发 王瑞 冯林 周贤琼 
四川省"十五"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
川油24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低芥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5A与恢复系9718R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多抗、广适、熟期适中等优点。在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2530 5kg/hm2,分...
关键词:杂交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川油24品种 选育 丰产性 抗逆性 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栽培技术 
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川油18的选育
《作物杂志》2000年第4期36-36,共1页喻春莲 夏清 王行寿 
关键词:油菜 品种 川油18 选育 芥酸 硫苷 含量 
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川油18
《四川农业科技》2000年第4期12-12,共1页喻春莲 夏凊 王行寿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优良品种 川油1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双低油菜新品种川油18的选育
《西南农业学报》1998年第S2期251-257,共7页王行寿 夏 
利用本地自选的高产、早熟非优质品系,与省外引进的双低品系进行常规杂交和多代定向选择,将田间的农艺性状选择与室内的品质测试选择相结合,育成产量高、品质优、熟期适中、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甘兰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川油18。...
关键词:川油18 高产 优质 选育 
我院油菜育种四十八年之回顾被引量:6
《西南农业学报》1998年第S1期106-113,共8页蒋梁材 张德发 张启行 杨先惠 董云麟 王行寿 蒲晓斌 
概述了四川省农科院油菜育种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鉴定推广;甘蓝型晚熟品种“胜利油菜”的鉴定推广;早、中熟油菜新品种选育及油菜雄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启动;品质育种的兴起及良种繁育、特殊材料研究;品...
关键词:油菜 育种 四川农科院 
高产、早熟、抗病油菜新品种川油11的选育与推广被引量:1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3期239-243,共5页王行寿 夏静 张启行 周贤琼 
油菜新品种川油11,在多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推广中,表现出产量高、早熟、适应性强,因而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选育甘蓝型早熟品种,产量突破的技术关键,是调整株型和果粒结构中,即以增加主花序长和提高单果粒重为重...
关键词:甘蓝型 油菜 早熟品种 株型结构 
高产、早熟、抗病油菜新品种“川油11”
《种子》1993年第4期-,共1页王行寿 
川油(?)(原代号H86-1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3年用于甘兰型早熟、密果、多粒、大粒新品系“Ⅲ—1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甘兰型早热品种,1991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关键词:四川省农科院 农作物品种审定 株型较松散 春性 亩播量 叶宽 推广速度 主序 高产区 多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