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梅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博物院更多>>
发文主题:长城文化墓室壁画碰撞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博物馆》《旅游时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山西古代壁画中的数理文化考--以汾阳圣母庙和阳泉平坦脑村墓室壁画为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史宏蕾 张迎香 王金梅 伊宝 康雪儿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22-036);山西博物院与山西大学合作项目(sxbwy-fw-2021-040);山西省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3KY125);202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2200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YJAZH182)。
文章打破壁画研究的学科壁垒,以壁画为载体深入研究其图像价值。通过运用瓦尔堡“好邻居原则”和潘诺夫斯基“图像学三层次阐释结构”的方法,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图像学解释三个方面解读汾阳圣母庙壁画和阳泉平坦脑村墓室壁画...
关键词:山西古代壁画 图像学视域 数理文化 
山西阳泉出土宋金散乐杂剧墓室壁画研究
《艺术博物馆》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王金梅 
山西博物院科研项目“山西博物院藏阳泉地区宋金元墓室壁画研究”(项目编号:JBXS-2022-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宋金时期北方壁画墓盛行,出土的壁画中有很多散乐杂剧图像。这些散乐杂剧壁画真实再现了宋金时期北方民众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民众的精神状态,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山西阳泉地区出土的宋金时期墓葬壁画,其中的散乐...
关键词:阳泉地区 宋金时期 墓室壁画 散乐杂剧 
浅谈长城文化内涵的阐释与呈现——以《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为例
《文物世界》2020年第4期66-68,共3页王金梅 
长城,本来是阻隔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推进的一道实体墙,但随着历史发展,长城内外不同的文明在共同存在的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长城也从隔离带变成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岁月沉淀,长城文化由长城...
关键词:农耕文明 游牧文明 长城文化带 
博物馆藏品利用率提升浅析——以山西博物院为例被引量:4
《文物世界》2017年第2期68-70,共3页王金梅 
面对全国博物馆文物藏品利用率不高的事实,山西博物院针对这一现状,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单位各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努力提高文物藏品的利用率,在全国博物馆中作出了表率。
关键词:博物馆 文物藏品 利用率 
古代压胜钱民俗性类别与功能初探
《文物世界》2014年第6期26-28,8,共4页王金梅 
中国的古代钱币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以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枚枚小小的钱币,蕴含了不同社会时期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商贸往来、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除了正式流通的钱币外,还有一种钱币,形制与流通货币相似,只是在特定的...
关键词:古代钱币 民俗性 流通货币 功能 政治生活 经济发展 民俗文化 钱币文化 
简述商代青铜礼器的造型与纹饰被引量:4
《文物世界》2008年第4期14-17,共4页王金梅 
青铜礼器也称为彝器,彝的意思是常,以钟鼎为代表的宗庙常器,也就是青铜礼器^[1]。
关键词:青铜礼器 纹饰 造型 商代 彝器 
觥筹交错中的刀光剑影
《旅游时代》2007年第11期58-59,共2页王金梅 
觥,酒器,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诗经·小雅·桑扈》有言:"兕觥其觩("觩"是指兽角形的器物),旨酒思柔"。本期国宝青铜觥与其中的兕觥描述吻合,属觥的早期式样,为商代晚期或稍早时期的遗物。
关键词:青铜觥 商代晚期 姜子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