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守文

作品数:32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出版业出版出版界标志性读物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出版科学》《青年研究》《中国编辑》《装饰》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出版,新举措
《出版广角》2012年第5期82-82,共1页胡守文 
在现今各大出版社强强联合、集团重组的.出版环境下,中青社作为一个综合性普及读物出版社,面对新媒体的崛起,面临的课题是什么?新的生存和发展的路径又是怎样的?笔者从三个方面捋清思想,并进而确立了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出版社 强强联合 出版环境 普及读物 新媒体 课题 
亦师亦友老署长
《出版科学》2012年第1期16-17,共2页胡守文 
从三个方面回顾与刘杲亦师亦友的情感,即刘杲关注青年编辑人才培养,提倡出版史料的累积和挖掘,为文化请命、为出版立德。
关键词:刘杲 青年编辑 出版史料 出版观 
书,你这个鬼东西
《出版广角》2011年第8期4-4,共1页胡守文 
我书念得不算好,没想到这辈子却和文字打上了交道。先是干了七年记者,后来改行当了编书匠,不期’然与书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
关键词:《书 你这个鬼东西》 随笔 杂文 杂谈 
我和“广角”的艳遇
《出版广角》2010年第12期12-12,共1页胡守文 
"广角"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的名字和文章比较热络,常常上封面要目,也曾有幸成了其中一期的封面模特儿。我的不少较重要的出版理论文章,都被"广角"网罗。
关键词:理论文章 90年代 中后期 模特儿 封面 出版 
我们用什么来续写文明——兼评《出版六十年编辑的故事》被引量:1
《中国编辑》2010年第3期67-69,共3页胡守文 
《出版六十年编辑的故事》是一本出版业六十年编辑人浓缩的"群像"。从中可以体会到,出版发展背后真正的推手是出版生产力,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编辑群体。编辑群体的文化品位、文化追求、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人格操守等,直接决定...
关键词:《出版六十年编辑的故事》 编辑 续写文明 出版生产力 
在京编辑界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中国编辑》2007年第6期18-20,共3页李岩 张增顺 胡守文 杨德炎 龚莉 邹东涛 周五一 田京芬 吴道弘 李朋义 陈亚明 沈元勤 赵立山 周蔚华 张金 郭德征 马国仓 李璐 
李岩(十七大代表、中华书局总经理):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有许多创新性提法,对前景的规划十分鼓舞人心。报告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可以说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
关键词:发言摘要 座谈会 精神 学习 编辑 创新能力 中国共产党 中华书局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版的国际化选择被引量:2
《编辑之友》2005年第2期12-13,共2页胡守文 
中国出版走向国际化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在现代化的文化追求中,怎样保持中华文化血脉和个性问题;二是在走向世界过程中,怎样依据现实情况最大限度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问题。
关键词:出版 中华文化 全球化背景 文化追求 国际化 走向世界 弘扬 中国 问题 现代化 
中国出版业应清醒远离“大崩溃”被引量:1
《编辑之友》2004年第6期9-10,共2页胡守文 
关键词:中国出版业 先进文化 要求 健康发展 前进方向 追求 坚持 保证 
创新——不竭的发展动力
《中国编辑》2004年第3期4-6,共3页胡守文 
在新闻出版界实施“三项教育”,是学习“三个代表”理论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新闻宣传 出版工作 “三个代表” 创新 
盘点品牌期刊
《出版参考》2003年第7期4-4,共1页胡守文 
中国期刊,自上世纪末以来,正经历着自身历史上最精彩的变革时期。“品牌期刊”一词,更成为近几年来耳熟能详的流行词语。“品牌期刊”,就是指在社会上已稳固确立了自己形象的刊物。这个形象的确立,是由刊物自身所创造的重大社会效益和...
关键词:品牌期刊 中国期刊 流行词语 盘点 20世纪 《青年文摘》 国际大刊 品牌建设 期刊界 中国青年出版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