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福光

作品数:15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钦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道德可持续发展世界观和谐社会绿色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环境道德底线——兼论地理计量研究的道德维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25-30,38,共7页邝福光 
很多地理事象,特别是人文地理事象,是不能量化的。当前人们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几乎完全使用了纯计量化的研究方法,去推导那些行政官员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环境虚无主义思想指导下预设的研究目标。研究过程和结果,都大大违背了地...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人地关系 环境道德 
“低碳”挽救不了人类将可能灭亡的命运——论“低碳风暴”的理论和实践误区被引量:2
《钦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80-86,共7页邝福光 
在全球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英国贸工部在其国家《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的,"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的理念,迅速得到了世界性的响应,并形成为一股"低碳风暴"。但这个理念或称建议提出的背景、目的是很值得斟酌的,特别是其...
关键词:低碳 能源多元化 熵流 低熵社会 环境道德 
环境道德: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被引量:1
《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56-60,64,共6页邝福光 
环境道德的建树是绿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在人类活动中宣传、教育、培养、树立环境道德观念和信仰,提高人类的类本质。绿色文化及环境道德的打造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的终极目标和路径,和绿色文化的建设是同一...
关键词:校园文化 绿色文化 环境道德 低熵社会 
低熵社会:低碳社会的环境伦理学解读被引量:4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44-50,共7页邝福光 
"低碳",是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环境危机时提出的一种应对方法和手段。环境危机的实质,是人类为了追逐财富对环境投入巨大能量,彻底打破人类原生环境系统的能量(热能)结构平衡,及因此产生巨大的无效能量———"熵"所引发的。人类只有...
关键词:低碳 低碳社会 低熵 低熵社会 环境伦理道德 
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世界观问题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08-112,共5页邝福光 
在经过数十年世界性轰轰烈烈的环境危机和环境保护教育以后,今天,人类仍然面对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沉重灾难,究其原因,与把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当成一个方法论问题去研究和解决有很大关系。人类当前所遇到的环境问题,是一个世界观...
关键词: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环境伦理 世界观 
论当前环境伦理学教材建设中的理论硬伤
《钦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83-87,共5页邝福光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属于哲学范畴的新兴科学,对其研究对象及诸多理论问题,在认识上,国内外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尤其是对关键的研究对象、学科的社会特性和人们争论较大的自然价值及三个"中心论"问题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妨碍学科本身发展...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 三个主义 自然价值 
低熵社会:和谐社会的哲学本质和依据被引量:1
《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60-64,共5页邝福光 
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哲学高度上来说,是一个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包括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及与社会环境和谐两个层面,其哲学本质就是抑制人类的自然贪欲本能,善待他人和世界万物,让社会生产和消费回归其自然属性,建设一个低...
关键词:和谐社会 哲学本质 熵学说原理 人和社会的自然属性 低熵社会 
普通高校绿色大学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被引量:4
《钦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53-57,共5页邝福光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A84)
绿色大学建设,是时代的需要。绿色大学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的良性耦合机制。目标,是培育全社会树立绿色文化的崇高理念。绿色大学的科学内涵,包括了办学理念、办学过程、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科学研究、校园建设、社区活动等的全...
关键词:绿色大学 绿色文化 环境道德 可持续发展 
构筑钦州现代工业大港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87-91,共5页邝福光 
作为后开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定位十分重要。把钦州作为“广西临海工业大港”营建的发展战略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深入分析研究和把握住区域真正的区位特征,充分发挥区域性投入,...
关键词:发展战略定位 区位优势 临海工业大港 邻近负效应 空间经济共振作用 
经济地理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环境伦理道德的研究被引量:1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24-29,共6页邝福光 
研究区域经济及其协调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在人口剧增、环境恶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 日益走向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仍把视角局限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上,已很难起到从根本上解决诸多区 域经济地理要素实现良性耦合的作用,更不可能...
关键词:区域经济 人地关系 环境道德 可持续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