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伟

作品数:42被引量:18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家蚕微孢子虫家蚕微孢子虫桑蚕微粒子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病毒学报》《中国蚕业》《广西蚕业》《昆虫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桐乡株)5′端非编码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蚕业科学》2009年第1期84-89,共6页李明乾 苘娜娜 蔡顺风 陈孝学 金伟 鲁兴萌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编号2006AA10A-119)
为了探讨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的复制与翻译机制,利用cDNA 5′末端快速扩增(5′-RACE)技术获得了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桐乡分离株(Bombyxmori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BmIFV-2)的5′端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NCR)。序列比较分...
关键词:家蚕 传软性软化病毒 5′端非编码区 序列分析 
家蚕灰僵病病原的鉴定被引量:7
《蚕业科学》2008年第2期257-261,共5页黄勃 王四宝 金伟 樊美珍 李增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770008);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05-0560);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编号04041043);安徽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TD200708)
家蚕灰僵病(grey muscardine)是一类不常见的真菌病,其病原一直未能确定。从感染灰僵病的家蚕体中分离获得一株棒束孢(Isaria),菌株编号为RCEF197,测定了该菌株的ITS1-5.8S-ITS2 rDNA区域序列,研究了该菌株的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与一...
关键词:家蚕 灰僵病 真菌病 爪哇棒柬孢 转录间区 
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桐乡株)VP1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昆虫学报》2007年第10期1016-1021,共6页苘娜娜 陆奇能 金伟 张凡 鲁兴萌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5CB121003)
以首株在中国分离到的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Bombyx mori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BmIFV)BmIFV-CHN001基因组为模板,扩增了编码主要结构蛋白的VP1基因。克隆测序后得到VP1基因片段906bp。该序列与已发表的日本毒株相比,核苷酸序列的...
关键词:家蚕 传染性软化病病毒 VP1基因片段 结构蛋白 克隆 序列分析 
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感染家蚕中肠上皮细胞的免疫电镜观察被引量:2
《蚕业科学》2007年第4期602-609,共8页苘娜娜 陆奇能 洪健 金伟 鲁兴萌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编号2006AA10A119)
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Bombyxmori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BmIFV)专一地侵染家蚕中肠上皮组织,造成中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病变,在染毒家蚕的中肠杯形细胞内形成特异性小泡体和电子稠密体等特异性结构。电镜观察显示,在感染早期...
关键词:家蚕 传染性软化病病毒 超微结构 免疫电镜 
一株传染性软化病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8
《病毒学报》2007年第2期143-147,共5页陆奇能 朱宏杰 洪健 金伟 张凡 鲁兴萌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科研项目(2003C22013)
病毒性软化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蚕业生产的流行病,其病原为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Bombyx mori infectiousflacherie virus,BmIFV)。本实验室在浙江省收集到具有软化病症状的家蚕幼虫,并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病毒。电镜观察到病毒粒子为直...
关键词:家蚕 传染性软化病病毒 分离鉴定 
两种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及对家蚕侵染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7
《蚕业科学》2004年第2期157-163,共7页黄少康 鲁兴萌 汪方炜 金伟 陈盛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3 0 2 70 898)
对来自家蚕的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形态、表面蛋白及侵染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孢子显著小于家蚕微孢子虫 ,孢囊中孢子数为 8~ 32个 ,只侵染中肠组织 ,对家蚕无胚胎传染性。SDS UreaPAGE和 2D PAGE图谱...
关键词:表面蛋白 侵染性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 家蚕微孢子 双向电泳 
几种化学药剂对家蚕BmN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
《北方蚕业》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钱永华 黄金山 王建芳 金伟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85 -6 0 6 -0 2 -0 3)专题内容 ;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96 Sm18)
试验看出 :三眠素表现出对家蚕 Bm N细胞具有强的毒性 ,严重影响细胞的生长发育 ;蒿甲醚和脓微灵则表现出非常微弱的毒性 ,尤以蒿甲醚为最轻 ,这两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均是目前用于人类原虫病治疗的低毒高效药剂的主要成分。防微灵表现为...
关键词:化学药剂 家蚕 BmN细胞 生长发育 浓度 三眠素 毒性 体外试验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向家蚕BmN细胞接种与增殖的观察被引量:19
《蚕业科学》2003年第3期260-264,共5页钱永华 鲁兴萌 金伟 王建芳 黄金山 李宏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 ( 85 60 6 0 2 0 3 )内容 ;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96Sm18)
利用DIPA活体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的体外发芽、侵染、增殖的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侵染过程从发芽开始持续到感染后 2 4h ,感染初期的芽体具有二核性 ,随后合二为一 ,感染后 2 4h进入裂殖体增殖阶段形...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 侵染过程 接种 增殖 DIPA活体荧光染色 生殖圈 体外发芽 
35℃高温对家蚕BmN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北方蚕业》2003年第2期27-28,共2页钱永华 黄金山 王建芳 金伟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85 -60 6-0 2 -0 3 ) 专题内容 :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96Sm18)
利用 3 5℃高温对家蚕 Bm N细胞进行不同时间、时期的处理 ,结果表明 3 5℃高温对家蚕Bm N细胞生长发育影响最为敏感的时期是继代后 0~ 2 4h与细胞倍增时期 (约为继代后的 48~ 72 h)。3 5℃高温处理均明显抑制了家蚕 Bm N细胞的正常...
关键词:家蚕 BmN细胞 核型多角体病毒 生长发育 高温 
35℃高温对家蚕微孢子虫在BmN细胞中发育、增殖的抑制被引量:2
《蚕业科学》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钱永华 王建芳 黄金山 李宏 鲁兴萌 金伟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85 -60 6-0 2 -0 3 )专题内容;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96Sm18)
研究了 35℃高温处理对家蚕微孢子虫体外发育、增殖的影响时期和时间。结果表明 :35℃高温对家蚕微孢子虫体外发育、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为敏感的时期是微孢子虫的裂殖体增殖阶段 (接种后 2 4~ 72h) ,进入孢子形成期 (接种 72...
关键词:家蚕 微孢子虫 BmN细胞 体外增殖 高温抑制 细胞发育 微粒子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