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新

作品数:7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泡沫塑料玻璃纤维增强玻璃纤维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复合材料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新型材料》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可膨化石墨/低密度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第10期31-33,56,共4页李建华 洪若瑜 陈再新 李洪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0876100,20736004);中科院多相反应重点实验室基金(No.2006-5);中科院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No.2006-902);江苏省有机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教委留学回国基金;苏州大学211工程资助项目
选用可膨化石墨(EGP)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制备了一种导电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LDPE/EGP复合材料的电学、力学性能以及正温度系数(PTC)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GP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升高,弹性形变减少,为保证...
关键词:可膨化石墨 低密度聚乙烯 正温度系数 导电复合物 
玻璃纤维增强灌注型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微观结构和增强机理被引量:19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第5期102-104,共3页陈再新 闻荻江 
对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泡沫体的微观结构形态及增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在体系内呈单根纤维、小束纤维及大束纤维等多种形态分布。单丝及小丝束可以成为泡沫结构的共同支柱而起增强作用,在小束丝附近出现密集泡孔,发生少量...
关键词:玻璃纤维 聚氨酯 微观结构 泡沫塑料 增强机理 
玻璃纤维增强灌注型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拉伸、压缩性能和破坏机理被引量:26
《复合材料学报》1999年第4期64-67,共4页闻荻江 陈再新 李国忠 
研究了用短切玻璃纤维对硬质聚氨酯泡沫体的增强效果及拉伸、压缩的破坏行为。结果表明当纤维长为12 m m 时,6 w t% 纤维含量的增强效果为最好,可以使泡沫体的拉伸强度提高75% ,压缩强度提高25% ,压缩模量增加约30...
关键词:玻璃纤维 聚氨酯 破坏机理 泡沫塑料 拉伸 压缩 
增强泡沫塑料的特性和应用被引量:7
《玻璃钢/复合材料》1998年第2期49-51,共3页闻荻江 陈再新 
综合介绍了热塑性、热固性两类纤维增强的泡沫体特性、制备及应用。
关键词:泡沫塑料 纤维增强 增强塑料 
气液环流反应器中基于大、小气泡的气含率和液相流动研究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4期94-99,共6页陈再新 费黎明 范镇 吕德伟 
针对矩形卧式多级串联环流反应器,在改变气速和表面张力的情况下,将气泡分为大气泡和小气泡两大类,对全系统的气含率、大气泡和小气泡的气含率、液相循环速度、气泡直径等进行了实验考察,并利用漂流模型、最小能耗原理等进行了模拟计算。
关键词:气含率 气泡尺寸 气液环流反应器 液相流动 
气液环流反应器中基于大、小两类气泡的气相返混模型和气液传质特性被引量:3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7年第1期58-64,共7页陈再新 费黎明 范镇 吕德伟 
在矩形卧式多级串联环流反应器中,改变气速和液相表面张力,将气泡分为大气泡和小气泡两大类,进行研究。着重考察了两者对气相返混和气液界面传质的贡献,利用气相大、小气泡的分区模型,传质模型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提出了“有效气...
关键词:返混 传质 气液传质 环流反应器 气泡 模型 
特型螺带桨叶在高粘弹性和非弹性流体中的搅拌功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4年第4期332-337,共6页朱秀林 周伟 朱勇 陈再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大学聚合反应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
本文研究了层流区域有较大叶片截面积的特型双螺带──锚桨叶在高粘弹性和非弹性流体中的搅拌功率,测定了K_p和K_s,采用广义二阶流体本构方程导出搅拌功率计算式参数f_s和F_(1ac)由实验数据确定。该式适用于牛顿型流体、...
关键词:螺带桨叶 粘弹性流体 非弹性流体 搅拌功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