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泓

作品数:16被引量:48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造山带造山作用大地构造意义碰撞造山带放射虫化石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科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地学前缘》《地质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305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阿尼玛卿蛇绿岩带花岗—英云闪长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51
《地质科学》1999年第4期420-426,共7页边千韬 罗小全 陈海泓 赵大升 李涤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对阿尼玛卿蛇绿岩带布青山段花岗—英云闪长岩进行的锆石 U— Pb同位素定年及岩石化学研究表明 ,该岩体锆石 U— Pb年龄为 40 2± 2 4 Ma,归属加里东末期 ,并非二叠 -三叠纪同造山岩浆活动的产物 ;岩石属钙碱系列 ,具岛弧花岗岩特征 ,...
关键词:蛇绿岩带 英云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铀-铅位素定年 
阿尼玛卿山早古生代和早石炭-早二叠世蛇绿岩的发现被引量:43
《地质科学》1999年第4期523-524,共2页边千韬 罗小全 李红生 陈海泓 赵大升 李涤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蛇绿岩 早石炭世 早二叠世 早古生代 
论碰撞造山带的分类被引量:42
《地质科学》1999年第2期129-138,共10页李继亮 孙枢 郝杰 陈海泓 侯泉林 肖文交 
近年来碰撞造山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碰撞造山带分类奠定了基础。1992年,Sengor提出了一个三分法的分类。但是,这个分类不能涵盖所有的碰撞造山带,同时其内部还有重叠。本文主要依据参与碰撞的单元,即板块、微板块、...
关键词:碰撞造山带 非威尔逊旋回 碰撞单元 分类 
碰撞造山带的碰撞事件时限的确定被引量:72
《岩石学报》1999年第2期315-320,共6页李继亮 孙枢 郝杰 陈海泓 侯泉林 肖文交 吴继敏 
国家305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A项目
在造山带研究中,引发变形作用和山脉隆升的造山作用的时代是一个重要问题。现在,Sttile的造山幕术语已经被人们摈弃了,但是,迄今还有不少地质学家沿用诸如印支运动、燕山造山作用和喜马拉雅造山幕之类的术语。碰撞造山作用是...
关键词:碰撞造山作用 碰撞事件 造山带 时限 
南秦岭西乡群放射虫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6
《中国科学(D辑)》1999年第1期38-44,共7页王宗起 陈海泓 李继亮 郝杰 赵越 韩芳林 郝俊武 
中国科学院和原地质矿产部"百人工程"资助项目
南秦岭西乡群多年被认为是前寒式纪地层 .在该群孙家河组上、中、下各段火山岩所夹泥、硅质岩层中 ,发现了放射虫化石 ,从而确定该组下段为上泥盆统 -下石炭统 ,中、上段为下石炭统 .进而推断西乡地区的变质岩系为构造混杂岩并与勉略带...
关键词:放射虫 西乡群 南秦岭 化石 寒武纪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石榴斜长角闪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2
《极地研究》1998年第3期161-171,共11页仝来喜 刘小汉 张连生 陈海泓 陈福坤 王彦斌 任留东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九五"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对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出露的石榴斜长角闪岩中的角闪石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分别得到角闪石视年龄1586Ma、1011~1080Ma、761Ma和529~582Ma,角闪石坪年龄1036Ma和554Ma,角...
关键词:长角闪岩 角闪石 地质年龄 氩40-氩39 
浙江长兴地区长兴组放射虫化石及其指相意义被引量:4
《地质科学》1997年第2期229-232,共4页杨美芳 李继亮 李红生 陈海泓 何海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长兴地区长兴组放射虫化石及其指相意义杨美芳,李继亮,李红生,陈海泓,何海清(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深水相,放射虫,长兴组,浙江省1引言浙江省长兴地区的长兴组煤山剖面一直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研究二...
关键词:深水相 放射虫 长兴组 浙江 古动物化石 二叠系 
浙西北二叠、三叠纪浊积岩系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4
《地质学报》1997年第2期123-132,T001,共11页何海清 陈海泓 李继亮 肖文交 
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中国东南大陆及相邻海域岩石圈结构;组成与演化"的研究成果
对浙西北上二叠统长兴组、大隆组及下三叠统政棠组沉积特征、生物生态等的研究表明,长兴组、大隆组和政棠组为一套浊积岩系沉积,沉积背景为一向东南倾斜的被动大陆边缘,印支期造山作用使其发生了强烈的前陆褶皱-冲断变形,岩石地球化学...
关键词:二叠纪 三叠纪 浊积岩系 大地构造 沉积岩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麻粒岩相岩石中早期残留矿物组合的特征及其变质作用条件被引量:19
《岩石学报》1997年第2期127-138,共12页仝来喜 刘小汉 张连生 陈海泓 任留东 王彦斌 赵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出露的麻粒岩相泥质片麻岩和镁铁质麻粒岩经历了复杂的变形变质历史。代表前进的增厚事件的早期残留变质构造D1形成于1000Ma(Grenvilian)期间。对应于D1的变质峰期M1的变质组合以泥质片麻岩的...
关键词:麻粒岩 麻粒岩相岩石 残留矿物组合 变质作用 
浙西北前陆褶皱冲断带初步研究被引量:9
《中国科学(D辑)》1997年第1期27-32,共6页肖文交 李继亮 陈海泓 何海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基金资助项目
浙西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P2c)和大隆组(P2d)以及下三叠统政棠组(T1z)是一套深水相浊积岩建造;区域构造环境初步分析表明浙西北地区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特征,下三叠统政棠组(T1z)与二叠系协调变形,构造变形样...
关键词:浊积岩 被动陆缘 前陆褶皱冲断带 褶皱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