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瑞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不可抗力法治悖论《合同法》合同目的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悖论观的哲学内涵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83-86,共4页顾瑞 
悖论可以划分为逻辑学范畴上的悖论和认识论范畴上的悖论两大基本类型。逻辑悖论实际上是认识悖论在形式逻辑上的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关系的有关论述中,马克思不仅分析了形成悖论的形式逻辑原因,而...
关键词: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悖论 逻辑学 认识论 实践 
法治悖论的哲学反思——以马克思早期悖论观为视角被引量: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97-103,共7页于沛霖 顾瑞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法治建设进程中,法治悖论困扰着关于法治的理论认识与现实运行。本文运用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表述的悖论观,展开对法治悖论的哲学反思。首先将法治悖论划分为形式逻辑层面的法治悖论与认识论层面...
关键词:法治 悖论 马克思 实践 
法律信用论纲——法治实效的理念保障被引量:3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85-189,共5页顾瑞 
法律具有在社会主体间价值共识与认同基础上的社会信用性。法律信用既是法治运行系统中客观存在的基本要素,又是社会主体应当具备的一种主观心态与文化素质。法律信用在法治系统构成中占据基础性与决定性地位。考察与把握法律的社会信用...
关键词:法治构成 法律信用 法治实效 
范式转换中的法理学与法哲学之关系被引量: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26-30,共5页顾瑞 
法理学与法哲学之关系的深入讨论,不仅仅是涉及法学与哲学的学科划分与法学体系构建的专业分工的实际问题,更加有助于对法的深刻把握与自觉实践,具有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理论意义。我们应从法学、哲学等相关基本术语的词源学考察...
关键词:范式转换 法理学 法哲学 
论合同诈骗罪及其他合同违法行为
《辽宁警专学报》2006年第3期17-18,共2页顾瑞 
文章通过对合同诈骗罪等三种合同违法行为的分析,特别是对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比较,有助于在合同法理论与实践中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三种性质截然不同的违法行为,为依法处理合同民事经济纠纷、制裁合同行政违法行为与打击利...
关键词:合同诈骗罪 合同民事欺诈行为 合同行政违法行为 
论《合同法》中的合同目的被引量:5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顾瑞 
“合同目的”在《合同法》中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订立合同时,合同目的之性质是否合法决定了合同效力的有无,合同履行时,合同目的之实现与否影响了合同的解除权的产生与否。但是在强调合同目的的法律意义的同时,必须严格将合同目的区别...
关键词:合同目的 不可抗力 根本违约 
论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被引量:1
《辽宁警专学报》2005年第6期9-11,共3页顾瑞 
文章通过对合同制度中的两个重要免责事由,即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的概念分析,进一步比较了二者的异同之处,以有助于在合同法理论与实践中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与应用。
关键词:情势变更 不可抗力 公平原则 
论作品的法律定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25-27,共3页顾瑞 
作品的法律定义是衡量人们的智力活动成果能否成为作品,能否成为著作权法保护范围的法律标准;弄清法律上的作品概念的含义,有利于维护作者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从可以产生作品的领域或范围、作品的形式或种类及作品的本质特征三个...
关键词:作品 独创性 著作权 法律定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