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刚

作品数:6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补阳还五汤大鼠血清灶性脑缺血脑缺血血清IL-10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光明中医》《吉林中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和血清IL-10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第S1期42-43,共2页张林 李然 陈金 马廷刚 
辽宁教育厅资助课题(No.200523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和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在缺血后24h进行神经功能行为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采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细胞因子 脑缺血 脑梗死体积 神经功能行为评分 
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光明中医》2009年第11期2094-2095,共2页张林 王守勇 马廷刚 陈文娜 孙宏伟 马贤德 
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No:206523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在缺血后24h采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IL-6和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24h大鼠血清中I...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细胞因子 脑缺血 中医实验医学 
黄芪在补阳还五汤中的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8
《吉林中医药》2009年第6期521-522,共2页马廷刚 房景奎 
黄芪益元气,鼓舞肾阳,温煦三焦,调整血脉,而有激发各脏腑的活动、解毒、软坚散结、化瘀祛痰、泌别清浊之功用。其功用是以精血作为物质基础的,它乃是血中气药。以益气活血为治则的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益气活血诸方中最具代表性的著名方...
关键词:黄芪 药效学 补阳还五汤 中风 
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IL-1,IL-6,IL-10的影响被引量:17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年第10期62-64,共3页张林 孙宏伟 马贤德 陈文娜 马廷刚 
辽宁省教育厅课题(2005239)
目的: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动物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在缺血后24 h采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IL-6和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脑缺...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细胞因子 脑缺血 
乌梅丸方证涵义及应用被引量:12
《吉林中医药》2009年第3期247-253,共7页马廷刚 
乌梅丸寒热互济,辛甘酸苦并用,具有补泻兼施、温清并举、气血两调的特点。此方原为治疗蛔厥而设,其作用机制重在温脏补虚以安蛔,并非直接驱杀蛔虫。乌梅丸证症状上寒热并见,可表现为内热外寒或上热下寒,其病机总为本虚标实,以虚寒为本,...
关键词:《伤寒论》 乌梅丸 蛔厥 厥阴病 肝郁 《金匮玉函经》 
中药归经理论本质及现代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吉林中医药》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马廷刚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中药归经是指药物作用的定位,即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归经学说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用药方法,可从四气五味、临床辨证、方剂配伍、中药炮制等几个方面理解。目前用于中药...
关键词:中药归经 四气五味 炮制 引经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