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晨

作品数:18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抗战时期新中国美育思想视阈工艺美术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东疆学刊》《学术探索》《文艺生活(艺术中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百年中国“画学”的历程与反思--以概念史和学科史为中心的考察
《学术探索》2025年第1期108-115,共8页黄晨 庄雅清 
中国“画学”之“学”,作为“学科”之义,是本土资源与西方现代学科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初,学科意识觉醒,各学科建设掀起了高潮,“画学”也进入自觉阶段,逐渐从创作研究发展为理论研究,从“历史的—实用的”研究发展为“体系的...
关键词:中国“画学” 现代学科 概念史 学科史 
缔造国家视觉形象——新中国国徽设计考略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第5期1-5,I0001,共6页黄晨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开拓与建构:中国现代早期设计教育家群体研究》(20EG209)。
国徽设计是新中国设计界最辉煌与骄傲的成就之一,其诞生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文章结合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史料,既对国徽设计背后的复杂历程进行钩沉,也对国徽设计团队多位参与者的文化归属、价值取向、方法实践等问题进行考察,揭示国...
关键词:新中国 国徽设计 图式风格 时代特征 
身体媒介视阈下的数字化“生存”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年第4期116-120,I0010,共6页刘骐铭 黄晨 
通过对数字化生存维度的分析,从数字化技术维度的复现与重构介入,将数字化生存问题纳入到强调身体媒介的领域。通过数字化维度的身体感知,文化隐喻性以及数字化生存带来的媒介焦虑等方面,进行身体媒介视域下的数字化维度解析,展现了身...
关键词:后现代 身体媒介 数字化“生存” 复现与重构 
见证与记录——周令钊红色设计之路探源与寻绎被引量:1
《中国美术研究》2023年第2期165-170,共6页黄晨 黄宗贤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开拓与建构:中国现代早期设计教育家群体研究”(20EG209)阶段性成果。
百岁周令钊被誉为“共和国形象设计师”,是中国现代美术史的见证者、实践者和建设者,他的艺术人生经历了从民族抗战走向新时代发展的沧桑巨变;他的设计实践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坎坷到复兴的历史进程。探讨研究其红色设计之路所反映出的时...
关键词:周令钊 红色设计 语言风格 发展轨迹 
回望与超越——新中国国家形象与民生设计发展历程研究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年第3期1-5,I0002,共6页黄晨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开拓与建构:中国现代早期设计教育家群体研究》(20EG209)。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形象与民生设计的历程代表70余年来中国现当代设计的发展过程,其涵盖了标志、产品、雕塑、徽章、钱币、建筑、招贴、工业等多个设计领域。从不同角度塑造国家形象和提升民众日常,体现民族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探讨研究...
关键词:新中国 国家形象 民生设计 
唤起与宣传:抗战时期四川漫画的创作与传播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1年第7期134-135,共2页黄晨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开拓与建构:中国现代早期设计教育家群体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EG209。
抗战期间,四川文艺运动之盛况为史所无。由于抗日救亡运动宣传需要,运用通俗的漫画创作与有效传播格外引人注目。通过漫画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向群众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在四川地区掀起了新的高潮,从而促进了抗战新文艺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抗战时期 四川漫画 艺术创作 传播 
红色图像与历史书写——建党百年红色美术的历史价值与审美建构被引量: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年第2期1-5,I0002,共6页黄晨 
红色美术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中“红色经典”的重要元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华诞之际,探讨研究红色美术的社会价值、时代审美、文化内涵...
关键词:红色美术 历史价值 审美建构 
使命出真知——20世纪上半叶雷圭元与庞薰琹的艺术实践及教育思想之比较被引量:1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年第9期124-127,共4页黄晨 
四川省“十三五”社科规划项目“20世纪上半叶雷圭元与庞薰琹在四川艺术设计实践及其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SC18B06220。
在20世纪初以来东西文化交流大背景和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的现实情境中,考察雷圭元、庞薰琹的艺术实践,重新审视两者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颇具意义。他们作为以实用美术用于救国的先声者、会通中西的思想者、宏阔视野的教育者、知行合一...
关键词:雷圭元 庞薰琹 艺术实践 美育思想 
一场心里的陶醉之旅——读刘伟冬艺术创作思考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9年第1期128-129,共2页黄晨 
对艺术界而言,刘伟冬为人所熟知的是他艺术理论家的身份,然而,不太为人所知的是,作为艺术史学者的刘伟冬在绘画上的才华不亚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禀赋。其实,翻检他的著述能更深入了解:对童年的刘伟冬而言,快乐的绘画时光一定是记忆深刻...
关键词:绘画作品 苏州园林 
前瞻探索:庞薰琹在抗战中的美育思想构建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年第6期112-114,共3页黄晨 
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世纪上半叶雷圭元与庞薰琹在四川地区的艺术设计实践及其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庞薰琹是20世纪中国著名美术家和工艺美术教育家之一,他无论在推进现代艺术的发展,还是在艺术设计或工艺美术教育方面都有不少创获。要探讨中国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教育等问题,他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审视庞薰琹的一生及他在艺术史上...
关键词:抗战时期 庞薰琹 美育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