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

作品数:11被引量:4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主题:显微组分动力学自动识别有机显微组分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政治法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标准化》《煤炭科学技术》《煤炭学报》《煤质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青年创新基金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燃煤助燃剂催化助燃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4
《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第11期111-115,共5页朱川 姜英 丁华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益基金资助项目(201210227)
针对燃煤助燃剂催化助燃效果评价方法缺乏科学评价指标的现状,通过热重分析仪研究了CuSO4和K2CO3两种纯组分助燃剂对阳泉无烟煤和铁法烟煤燃烧特性参数的影响。同时,通过改进坩埚类型,探讨了CuSO4与K2CO3对阳泉无烟煤和铁法烟煤燃烧的...
关键词:燃煤助燃剂 着火温度 残灰碳氢含量 恒温区碳转化率 分布活化能模型 
煤基产业链循环经济标准综合体初步构建研究被引量:1
《中国标准化》2013年第10期80-84,共5页丁华 姜英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研究"资助
煤基产业链循环经济标准综合体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具体的煤化工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项目的社会经济收益问题。本文通过对煤基产业链的特点分析,结合综合标准化工作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提炼分析了煤基产业链综合标准化的要素,...
关键词:煤产业链标准综合体 
升温速率及水蒸气分压改变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2
《煤质技术》2011年第2期39-41,45,共4页丁华 
用非等温热重法考察了神华煤焦、平朔煤焦及潞安煤焦的水蒸气气化反应性,分析了升温速率、水蒸气分压改变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即水蒸气分压越大,煤焦的气化反应速率越快;随升温速率的提高,热失重曲线向高温区偏移,最大失重速率相应...
关键词:煤焦 水蒸气 升温速率 气化 热重 
国内燃煤助燃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煤质技术》2010年第4期41-44,共4页朱川 姜英 丁华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810503)
燃煤助燃剂能够提高煤的挥发分析出速率,降低煤的着火温度,缩短点火延迟时间,加快煤燃尽速率,降低灰分残炭,提高燃烧效率,相对增加燃烧发热量,并具伴有脱硫脱氮的作用等优点。该文从机理、种类、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等角度综述了燃煤助...
关键词:燃煤助燃剂 活性温度 着火点 燃尽指数 
热解过程中煤镜质体反射率变化及其对半焦性质的影响
《煤质技术》2010年第B06期17-19,共3页张宇宏 丁华 
主要针对热解过程中煤的镜质体平均最大反射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挥发分的逸出对煤的镜质体(Rmax^0)的变化影响较大;低变质程度煤比高变质程度煤的Rmax^0变化更为明显;在挥发分析出温度之后,煤的镜质体Rma...
关键词:热解 煤岩 镜质体 反射率 
非等温热重法对潞安煤焦-H_2O气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4
《煤炭学报》2010年第4期666-669,共4页丁华 姜英 陈亚飞 李文华 
用非等温热重法考察了潞安煤焦的水蒸气气化反应,分析了升温速率及水蒸气分压改变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潞安煤焦气化行为可用体积反应模型来描述;通过求取的动力学参数可以发现,活化能与指前因子存在明显的动力...
关键词:非等温热重法 煤焦 水蒸气 气化 动力学 
升温速率及水蒸气分压改变对神华煤焦及其显微组分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6
《洁净煤技术》2009年第6期64-67,共4页丁华 姜英 李文华 
用非等温热重法考察了神华煤焦及其显微组分富集物焦的水蒸气气化反应,分析了升温速率、水蒸气分压改变对煤焦及其显微组分富集物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利用最大反应速率和半衰期两种方法评价了所选样品的气化反应性。结果表明:对神华煤...
关键词:煤焦 显微组分 气化 动力学 热重 
煤及其显微组分热解特性研究被引量:6
《煤质技术》2009年第B06期1-5,共5页丁华 姜英 李文华 
选取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类,对原煤及其显微组分进行了热解特性研究,利用最大失重速率评价了原煤及其显微组分富集物的热解反应性,并采用一级反应模型、Doyle积分法求取了样品的动力学参数。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样品热解各段的反应...
关键词: 显微组分 热解 动力学 
煤中有机显微组分自动识别初步研究被引量:14
《煤质技术》2009年第1期1-5,共5页丁华 张宇宏 白向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青年创新基金(2005QN23)
借助岩石图像分析软件,对所选煤样有机显微组分的灰度值和形态特征参数进行系统的测试,将以往定性鉴别特征的指标定量化,旨在为开发新型煤岩组分自动识别系统提供可靠的基本技术参数。
关键词: 有机显微组分 图像分析 自动识别 
燃煤对大气中汞富集的贡献及相关评价模型
《煤质技术》2007年第6期38-41,共4页丁华 白向飞 姜英 
国家科学技术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编号:2005DIB3J211;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07GYB166;10-190
综述了国内外燃煤对大气中汞富集的贡献及汞分布的区域特征,介绍了目前燃煤汞排放的评价模型情况,对综述得出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燃煤汞排放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燃煤  大气 贡献 评价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