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泽民

作品数:18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邢台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义和团运动乱弹义和团毛泽东衰落原因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档案》《历史教学(下半月)》《邢台学院学报》《戏剧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一次南昌教案时期的官、民、夷及其社会心态
《邢台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25-128,142,共5页东泽民 
第一次南昌教案发生后,法国人凭借船坚炮利优势,要求中方严惩肇事者、赔偿损失。清廷要求地方"将滋事之人查明究办",修理教堂。主因是自身政治腐败、经济凋敝、财政困难、武备松弛又要利用法国人"剿匪"等。曾国藩、沈葆桢等地方官忠君爱...
关键词:南昌教案    社会心态 
直隶为义和团运动主要发源地
《邢台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21-23,27,共4页东泽民 
在中外历史著作中,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大多被表述为山东省,这是不全面的。从义和团运动前的星火、酝酿、爆发、早期走势等史实进行考证就可得出:直隶省为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发源地,具体地点为直东交界一带地区及直隶南部州县。
关键词:义和团 发源地 直东交界一带州县 直隶南部 
冠县起事前后的直东义和团——兼议《拳匪纪事》一处史实误记
《邢台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21-24,共4页东泽民 
冠县起事前后的直东义和团,面貌差异较大。赵三多为首的直隶义和拳民以反洋教为宗旨,不抗官;他们的活动多数是公开的。冠县首义规模不大且很快流产,赵三多遂解散队伍。再次与教民、官府发生冲突受挫后,他只是率少数精英沿运河北上转移...
关键词:直东义和团 初期特点 关系 
河北乱弹演出习俗
《戏剧文学》2015年第8期112-117,共6页东泽民 
河北乱弹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演出习俗。旧时,这些习俗有的是民俗演化而来;有的是戏班班规沉积而成;有的是豪门巨贾争荣斗富,小户人家效仿,敷衍成习;也有的是戏班和恩主互相慰劳逐渐成习;还有的习俗是达官贵人...
关键词:河北乱弹 演出 习俗 概述 
河北乱弹班规、忌讳和行话
《戏剧文学》2015年第6期117-121,共5页东泽民 
河北乱弹产生于明末清初,是一个很古老的地方剧种。与其他剧种的戏班一样:"班中规矩,向无成文法,然各脚应尽何职,各人应办何事,以至各种禁戒等事则规定极严,同人奉之惟谨,无人敢或出入。"一、班规过去,乱弹戏班班规相当严格,它是演...
关键词:河北乱弹 地方剧种 乱弹戏 于明 禁戒 台下观众 奉之 下象棋 带酒 逾假不归 
从小农到义和拳首领——赵三多性格的两重性及其嬗变
《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37-40,共4页东泽民 
赵三多幼年丧父,长大后务农为生也兼做小生意;同时,赵三多习武因勤学苦练、博采众长遂成为著名的梅花拳拳师。受早年经历及当地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特殊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赵三多形成有时胆小怕事、彷徨懦弱;有时行侠仗义、抱...
关键词:赵三多 性格 影响 义和拳运动 
河北乱弹的起源
《戏剧文学》2014年第7期68-71,共4页东泽民 
河北乱弹的起源一是受到高腔、昆曲以及后来的河北梆子、京剧等剧种的影响;二是徽商北上后,青阳腔、吹腔等声腔与北方弦索梆子腔相互影响;三是直东交界一带移民大多来自山西,山西梆子等声腔基因与以上诸多声腔特别是冀东、鲁西当地俗曲...
关键词:河北乱弹 源于 当地俗曲 南北方诸声腔 
威县乱弹衰落原因再思考被引量:1
《邢台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35-37,共3页东泽民 
2011年度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XTSK069
威县乱弹衰落有多层面因素:一是建国后向旧传统宣战,导致民间文化缺失,抽空了乱弹戏赖以生存的根基;二是剧团体制因素的先天不足;三是行政区划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催生的威县乱弹命名,此举在强化戏剧地方特色同时限定了威县乱弹进一步...
关键词:民间文化缺失 体制因素 行政区划 乱弹衰落 
威县乱弹现状、衰落原因及发展保护对策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70-74,共5页东泽民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威县乱弹的考察和研究(HB11LS001);2011年度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威县乱弹现状;原因及保护对策研究"(XTSK069)
威县乱弹由于政治、经济、信仰等诸多因素影响,威县乱弹日渐衰落;出现资金短缺、人才流失、后继乏人等困局。只有回归民间礼俗并积极参与官方的文艺活动,着力推出适应时代和观众的精品剧目,建立一支编、导、演齐全的演出队伍,重视和发...
关键词:威县乱弹 现状 衰落原因 发展保护对策 
威县乱弹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上旬)》2012年第3期55-56,共2页东泽民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HB11LS001;作者为课题主持人
威县乱弹是河北省四大剧种之一,有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之称,河北威县乱弹于2008年被列入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乱弹作为一种稀有剧种,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它的表演与声腔浑朴粗犷、高亢激越,明显地带有"慷慨悲歌"的...
关键词:人民生活 威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 中国戏曲 艺术特点 慷慨悲歌 河北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