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长水

作品数:10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氢同位素管件分流器放射性气体更多>>
发文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化工研究》《同位素》《原子能科学技术》《山东工业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氚微量热计标定及含氚样品量热验证
《同位素》2023年第4期440-445,共6页欧阳慧平 袁晓明 何长水 李卓希 张培旭 杨洪广 
CFETR候选氚增殖剂中氚测量技术研究(2017YFE0301605)。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热量,衰变热是计算放射性同位素活度的重要依据。为了测量氚的衰变热,本研究对一种μW级别的低检测限微量热计进行检测限测试、工作曲线标定以及含氚样品量热验证。测量结果表明,微量热计的检测限为1.28μW,即38 mC...
关键词:微量热计 氚活度 检测限 标定 
正硅酸锂陶瓷氚增殖剂辐照后力学性能分析
《当代化工研究》2023年第14期58-60,共3页刘珊珊 何长水 金涛涛 占勤 杨洪广 
针对聚变堆氦冷固态产氚包层中固态氚增殖剂小球辐照产氚性能数据的需求,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堆固态氚增殖剂堆内辐照考核研究平台开展的固态氚增殖剂CARR堆内辐照在线氚提取试验(CIPTISE),设计研制了密闭式辐照盒,装载天然丰度的L...
关键词:辐照 锂陶瓷球 力学性能 
氚在不锈钢中的渗透特性
《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第17期15-15,共1页何长水 
通过建立316L不锈钢在液相水中的氚渗透实验装置和蚀刻溶解法氚深度分布测量装置,开展260℃-320℃高温下氚在316L不锈钢中的渗透特性实验,获得了氚在316L基体中的扩散系数及其表面的水-氚同位素交换效应特性参数。
关键词:不锈钢 氚渗透 氢同位素交换效应 
LaNi4.25Al0.75吸氕、氘、氚热力学同位素效应被引量:5
《同位素》2016年第2期89-92,共4页梁斌斌 赵崴巍 何长水 阙骥 杨洪广 
采用自制的全金属氢化物吸放氢实验装置,恒温等容条件下测定LaNi_(4.25)Al_(0.75)材料吸氕、氘、氚单质气体的压力-组成等温线(P-C-T曲线),并根据Van’t Hoff(范特霍夫)方程得到LaNi_(4.25)Al_(0.75)吸氕、氘、氚形成氢化物相的热力学...
关键词:LaNi4.25Al0.75 同位素效应 热力学 储氢材料 
载钯硅藻土吸氕/氘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被引量:2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6年第2期86-90,共5页梁斌斌 杨洪广 何长水 
恒温等容条件下,通过p-t曲线测量,研究在223~393K范围内载钯硅藻土(Pd/K)吸氕、氘动力学特性。应用反应速率分析方法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得到了Pd/K吸氕、氘反应活化能。动力学计算结果显示:在整个温度范围内,载钯硅藻土与氕、氘反...
关键词:载钯硅藻土 动力学 同位素效应 反应活化能 
微量热计测量低活度氚被引量:2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6年第1期47-51,共5页何长水 陈细林 杨洪广 
针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氚增殖系统(ITER-TBS)中微量氚活度的绝对测量需求,设计研制了微量热计。采用固体含氚样品对微量热计的输出热电势(Eout)-输入热功率(P)进行标定,Eout-P关系式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系数达到0.13V/W。研制的...
关键词:微量热计  性能测试 
氦中痕量杂质气体气相色谱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6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第B09期120-125,共6页杨丽玲 杨洪广 何长水 赵崴巍 刘正启 
国家ITER计划(国内配套研究)资助项目(2010GB113000)
为实现聚变堆氘氚燃料工艺气中痕量杂质气体组分的快速检测分析,需建立特殊的高精度在线气相色谱检测分析方法。以高纯氦作为载气,在不同的色谱柱温度和载气流速控制下,通过分子筛毛细管柱和PLOT-Q柱进行分离,采用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D...
关键词:聚变堆 氘氚燃料 气相色谱 放电离子化检测器 杂质气体分析 
材料中氢同位素行为热脱附谱实验方法研究被引量:9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第B09期510-516,共7页夏体锐 杨洪广 占勤 韩志博 何长水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专项资助项目(2010GB113000)
材料中氢同位素行为研究是确保聚变堆安全和经济性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研究方向。为研究材料中氢同位素的扩散、释放、居留等特性,建立了一种联合四极质谱仪(QMS)的热脱附谱(TDS)实验方法,解决了TDS系统超高真空、低氢同位素质谱本底、线...
关键词:材料 氢同位素行为 热脱附谱 
3×3-2小组件加深燃耗考验元件的金相检验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第z1期61-65,共5页徐军 何长水 梁政强 龙纯育 向德光 
对3×3-2小组件加深燃耗考验元件进行了金相检验,元件最高燃耗(以金属U计,全文同)为30917MW·d/t。检验结果表明:锆包壳外表面氧化膜剥落较为严重,内表面氧化膜最大厚度为19.46μm;芯块与包壳平均间隙为24.93μm;包壳最大吸氢量达到190...
关键词:3×3-2燃料元件 加深燃耗 金相检验 
回堆考验元件裂变气体测量分析被引量:2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第z1期66-69,共4页梁政强 何长水 罗金汉 
国家"九五"规划项目(H6230401)
反应堆燃料元件的裂变气体释放率测量是辐照后检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评价燃料元件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回堆考验组件采用3×3-2再组装小组件方式,由一期考验的3根老棒、4根新棒和2根控制棒导向管组成。3×3-2小组件在中国原子能科...
关键词:回堆考验元件 燃耗 裂变气体 色谱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