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银平

作品数:13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唐末唐代交往关系进士科考述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古典文学知识》《文史杂志》《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焦虑——辛弃疾南渡前期词作的情感线索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74-79,共6页郑灿弘 党银平 
辛弃疾的前期词作受到当时主客观环境的影响,许多主观情绪大多呈现出浓重的“焦虑”色彩,这种“焦虑”又可以大致分为对国家命运与恢复前景的焦虑、对南渡“归正人”身份的焦虑、对壮志未酬而日渐衰老的焦虑。同时,辛弃疾的前后期词作...
关键词:辛弃疾 前期词作 焦虑 情感线索 
韩国汉文学之祖——崔致远被引量:2
《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2期74-82,共9页党银平 
关键词:崔致远 汉文学 《桂苑笔耕集》 韩国 儒释道 唐末 文士 辞赋 
新罗文人崔致远与淮南节度使高骈交往关系考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137-141,共5页党银平 
唐末来华的著名新罗文士崔致远在游宦淮南幕府四年期间,与淮南节度使高骈既建立了融洽的宾主关系,也缔结了亲密的私人情谊,同时还曾有过频繁的诗歌赓和活动。崔致远于中和四年(884)秋决意东归新罗,其起因也与淮南政局的恶化以及幕主高...
关键词:崔致远 高骈 交往关系 
从崔致远诸文看唐末与新罗的交往关系被引量:3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54-159,共6页党银平 
在唐代周边诸国中 ,新罗与唐的关系最为密切。有关唐末与新罗的往来 ,中韩史籍多语焉不详 ,或付诸阙如 ,唐末来华的新罗文人崔致远的诗文别集《桂苑笔耕集》及韩邦所辑崔氏部分佚文 ,真实记录了唐末与新罗官方及民间交往的重要史实 ,为...
关键词:唐末 新罗 交往 崔致远 
唐代新罗“西学”风尚盛行的原因及文化作用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98-101,共4页党银平 
新罗是与唐关系最为密切的邻邦,在唐近三百年历史进程中,新罗朝野形成了日渐隆盛的西渡求学风尚,这种社会风尚对新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及文学艺术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拟依据中韩有关文献,对新罗“西学”风尚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唐代 新罗 文化交流 教育体制 
唐代有无“宾贡科”新论被引量:6
《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152-157,共6页党银平 
本文主要依据韩邦所辑新罗宾贡进士崔致远的部分稀见佚文,并广泛钩稽中韩多种文献记载,阐释和厘定了唐代“宾贡” 与“宾贡进士” 的特定文化内涵,由此对学术界存在的异说进行了翔实的考辨,提出了唐代并无宾贡科的新见解。
关键词:唐代 宾贡 宾贡进士 宾贡科 进士科 
“东国文学之祖”崔致远生卒年考被引量:3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76-79,共4页党银平 
崔致远是唐末来华的杰出新罗文人 ,留唐 16年中 ,他擢进士、寓洛阳、任县尉、入幕府 ,在中韩古代文化交往史上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佳话。这里拟通过比勘史料 ,辨正异说的方法 ,对崔致远的生卒年代试作考订。
关键词:新罗 崔致远 生年 卒年 考证 
“随行之计”辨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38-39,共2页党银平 
通过对“随计”一词的语源考释 ,说明其在唐人诗文中的特定涵义 ,由此辨明“随行之计”的讹误。
关键词:崔致远 杨赡 随行之计 随计之计 
唐代宾贡进士的放榜方式被引量:2
《文史杂志》2000年第6期24-25,共2页党银平 
关键词:宾贡进士 大食 新罗 唐代 进士科 波斯 考述 文献 类别 名称 
唐末新罗文人崔致远占籍与家世考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z1期130-134,143,共6页党银平 
崔致远是唐代最为杰出的新罗文人 ,留唐 16年中 ,他先后擢进士、寓洛阳、任县尉、入幕府 ,为中韩文化交流作出了极积的贡献。本文拟以中韩文献为依据 。
关键词:新罗 崔致远 占籍 家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