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世存

作品数:26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道主义思潮人道主义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泰山学院学报》《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被引量: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2期106-111,共6页刁世存 
民主生活会制度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伴随着党内民主生活的扩大和党内民主观念的提升而逐步确立并完善起来的。民主生活会制度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认识与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文革"时期的制度构想与重大挫折、改革开...
关键词:民主生活会制度 历史进程 民主集中制 批评和自我批评 严格党内生活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启示被引量:5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23-29,共7页刁世存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她所处的环境、面临的任务及内部状况的变化,其党章逐步完善与不断创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全部历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与时俱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党章 党的建设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变奏被引量:10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127-131,共5页刁世存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无疑面临着政治发展这一严峻课题。一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另一方面...
关键词:中国 政治发展 公民 政治参与 
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15-120,共6页刁世存 
以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为根本标志的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与同期发生的人道主义思潮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人道主义思潮的崛起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根源和动力,人道主义思潮为社会转型的必然发生和最终实现...
关键词:当代中国 人道主义思潮 社会转型 互动关系 
邓小平对中国私产保护的历史贡献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1-18,共8页刁世存 张丰国 
保护私有财产载入宪法作为新中国制宪和修宪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与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及其影响密不可分。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支持农村改革,保护个体工商业者;允许部分人先富,使私营经济合法化;突破左倾阻碍,消除私营企...
关键词:邓小平 私产保护 入完 历史贡献 
20世纪中国文化运动中的人道主义被引量:1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85-91,共7页刁世存 
从“五四”到“文革”、再到新时期“文化热”的过程,人道主义始终在其中或隐或显地扮演了重要角色。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人道主义思潮的涌起,对人道主义的宣扬,到20年代末期人道主义思潮在主流文论中开始失势,以至在其后的几十年特别...
关键词:20世纪 中国文化运动 人道主义 
20世纪中国社会人道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7-13,共7页刁世存 
人道主义思潮随着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兴起而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大致贯穿了此后20世纪中国的思想史。从“五四”时期对人道主义的宣扬,到20年代末期人道主义思潮在主流文论中开始失势,以至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被当作革命思想的对立物受...
关键词:20世纪 中国社会 人道主义 历史命运 
十年建设时期现代化的两种发展趋向探析
《长江论坛》2005年第4期14-18,共5页刁世存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大转变,即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进行经济建设和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与现代化发生了背离,出现了反...
关键词:十年建设时期 现代化 两种发展趋向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被引量: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3期81-85,共5页刁世存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思想理论财富。李大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他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时代精英的历史起点。他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同一主题的不同变奏——对“五四”与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潮的比较考察被引量:1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21-125,共5页刁世存 
在20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所占据的突出地位是任何一种形式的任何一场革命都无法替代的。它们分别标志着两个思想解放和历史情境的规范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价值取向。人道主义在这两个历史...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 人道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