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亚

作品数:12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恶性黑素瘤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银屑病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肿瘤医学》《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原位末端标记法对白癜风皮肤凋亡细胞的检测被引量:2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8年第5期307-308,共2页苏宝山 徐汉卿 刘丹亚 张磐谏 宋长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目的:探讨白癜风表皮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组织形态特点。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ISEL)方法。结果:细胞凋亡基本特征是DNA断裂。结论:DNA断裂是细胞凋亡的主要标志,此可区别于坏死细胞。
关键词:细胞凋亡 原位末端标记 白癜风 检测 
抗Scl-70和抗Jo-1抗体在系统性硬皮病和皮肌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8年第2期80-81,共2页王万卷 马韵琴 刘丹亚 张盘谏 陈庆秀 
为了提高对系统性硬皮病及皮肌炎的临床确诊率,通过ENA抗原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了19例系统性硬皮病(SS)及28例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PM)患者抗Scl70及抗Jo1抗体,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混合...
关键词:免疫印迹 抗体 系统性硬皮病 皮肌炎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被引量:1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7年第3期283-283,I028,共2页苏宝山 徐汉卿 刘丹亚 张磐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1苏宝山2徐汉卿2刘丹亚2张磐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作者单位: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病理科、2皮肤科,西安710004细胞凋亡是机体去除衰老细胞,保持内环境稳定,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关键词:细胞凋亡 检测 
免疫组化LSAB法对银屑病增值细胞核抗原的检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年第6期366-366,共1页苏宝山 刘丹亚 徐汉卿 
免疫组化LSAB法对银屑病增值细胞核抗原的检测苏宝山,刘丹亚,徐汉卿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邮政编码71000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保存良好的DNA多聚酶δ的辅助蛋白,为细胞DNA合成所必需。它能识别增殖...
关键词:银屑病 增殖细胞核抗原 LSAB法 免疫组化 
EGF-R PCNA及P53基因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1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年第5期265-266,共2页刘丹亚 苏宝山 徐汉卿 马韵琴 张磐谏 
用EGF-R、PCNA及P53抗体和LBSA方法观察了43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及12例正常皮肤。结果发现EGF-R及PCNA表达明显增强,除基底层细胞外,棘层及颗粒层也有明显表达,个别病例角质层仍有少量表达。提示银...
关键词:银屑病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P53蛋白 
C—反应性蛋白在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现代肿瘤医学》1996年第1期26-26,共1页马韵琴 王万卷 刘莉莉 刘丹亚 
C—反应性蛋白(CRP,C—Creationprotein)是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蛋白质,在许多疾病,尤其是疾病的急性期或伴有组织损伤时可于数小时内逐渐升高,且随病情好转程度而迅速下降,故结合临床可作为疾病的鉴别诊断,判定疗效和预后的一种很好的指...
关键词: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鉴别诊断 C-反应性蛋白 
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被引量:2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年第1期45-47,共3页刘丹亚 苏宝山 徐汉卿 陈学民 
为了研究 nm23/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表达与人恶性黑素瘤(恶黑)转移潜力的关系,我们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恶黑组织中 nm23基因的表达,以及表达程度与组织病理、细胞 DNA 含量、增殖指数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发现 nm23/NDPK 在转移...
关键词:黑色素瘤 恶性 NM23基因 转移抑制基因 基因表达 
HMB-45单克隆抗体在诊断恶性黑素瘤中的价值被引量:2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年第4期234-235,共2页刘丹亚 苏宝山 徐汉卿 
我们用HMB-45和抗s100蛋白检测了一组恶性黑素瘤(恶黑)标本,比较了两种抗体对黑素瘤、非黑素瘤恶性肿瘤以及良性黑素细胞性肿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资料和方法标本选择:29份诊断明确的恶黑和13份非黑素瘤性肿瘤标本取自我院皮肤科和...
关键词:黑色素瘤 单克隆抗体 免疫诊断 
应用免疫组化及组化疗方对黑色素的证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5年第4期217-217,共1页苏宝山 黄莺 刘丹亚 徐汉卿 
应用免疫组化及组化疗方对黑色素的证实苏宝山,黄莺,刘丹亚,徐汉卿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邮政编码710004)表皮黑色素细胞起源于神经峪,这种细胞含有合成黑色素所必需的酪氨酸酶,在此酶的作用下,能把酪氨酸氧化...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药物疗法 表皮黑色素 
SPA法协同凝集试验快速检测淋球菌抗原的应用
《陕西医学检验》1995年第1期12-13,共2页马韵琴 刘丹亚 王梅菊 刘郁明 
关键词:淋病 淋球菌抗原 SPA法 协同凝集试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