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荣

作品数:10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孔乙己》孔乙己咸亨酒店文学《求乞者》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文艺争鸣》《创作评谭》《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与回忆——无意识所演示的鲁迅的纯文学创作被引量: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49-58,共10页刘彦荣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意识活动在时向上通常表现为一种"回溯性",鲁迅的纯文学创作明显可见这种无意识活动的特征。无意识活动以其从遮蔽到敞开的运行轨迹,富于表征性地将鲁迅的纯文学创作分为两个阶段,潜在地演示了作者的精神史和时代的思...
关键词:鲁迅 无意识 回溯性 文学创作 
浅析废名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被引量: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00-105,共6页钟骏良 刘彦荣 
废名善于在小说和诗歌中使用意象,并在意象的理解和使用上有着很鲜明的特色。文章从中西意象的历史渊源出发,通过比较揭示了废名文学作品中意象的独特性。对废名常用的意象桥、镜、灯、花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废名的...
关键词:废名 意象 文学     
鲁迅的汉语言说——鲁迅创作与汉字文化初探
《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91-94,共4页刘彦荣 
国内外零星出现的一些关于鲁迅的文学语言研究的成果,或仍在传统美学的范式中辗转,或套用西方语言论美学而失却了汉语的固有特征。目前,这方面尚未有较为系统的、开拓性的成果问世。本文拟在西方语言论美学的框架中,同时尊重汉语象...
关键词:鲁迅创作 汉字文化 汉语 言说 文学语言研究 传统美学 语言论 国内外 
从《野草》看鲁迅的隐秘情操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77-81,共5页刘彦荣 
兄弟失和的刺激和不幸婚姻的压抑以及随之而来的爱情意念的觉醒所构成的个人生活中的隐秘情操,影响了《野草》的创作动机,并构成整部《野草》的基调、色泽、艺术风格及其价值系统。弗洛伊德“梦的理论”为我们分析《野草》提供了某种参...
关键词:《野草》 隐秘情操 弗洛伊德“梦的理论” 
咸亨酒店的氛围与孔乙己的两个世界——《孔乙己》主题情节的文字学演绎及心理学内涵被引量:3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5年第5期18-24,共7页刘彦荣 
关键词:咸亨 鲁迅作品 《狂人日记》 人生经验 生存境遇 在乡下 人生际遇 桑柔 短衣帮 魏连殳 
咸亨酒店的氛围与孔乙己的两个世界——《孔乙己》主题情节的文字学演绎及心理学内涵被引量:3
《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136-140,共5页刘彦荣 
“凉薄”一词的文字学意义演绎并联络了《孔乙己》的主题情节;酒店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营造了咸亨酒店的冷暖氛围。酒店的暖意,蛊惑了孔乙己向着自我理想世界的迷逃;而酒店的寒气,却一次次地将他从迷逃的路上捕回,使他最后不得不...
关键词:凉薄   现实 理想 
离间与聚结——《过客》的意义生成系统被引量:1
《创作评谭》2004年第10期46-49,共4页刘彦荣 
一般地从鲁迅的《过客》中求得一个简略的意义生成脉络并不困难,例如,我们可以根据索绪尔关于意义探寻的一般性原则,以过客为中心,提取 AB、CD 两条轴线:AB 为同时轴线,表明"同时存在的事物间的关系",在此轴线上,有老翁、过客、女孩。CD...
关键词:一般性原则 个人无意识 我不知道 聚结 伤痕累累 民族历史 茫然无措 集体无意识 切人 三生万物 
疏离现实的追寻——鲁迅《求乞者》主导意向新探被引量:5
《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87-89,共3页刘彦荣 
《求乞者》的中心意象是“我”走在求乞的路上,其主旨存在于“我”的寻找家园的精神之旅之中。孤独的心灵在向着无意识掘进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对现实中的人事关系的疏离。
关键词:《求乞者》 主旨 追寻  完整性 
前人旧事入梦来——《颓败线的颤动》重读被引量: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刘彦荣 
在分析心理学的视野中,《颓败线的颤动》再现了两组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原始意象。它们是作品意义生成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构架中,融入了作者关于人生境遇、民族发展及人类命运的哲理性思考。
关键词:原始意象 文化语境 个人经验 
鲁迅的早年生活对其思想与创作的影响被引量: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25-30,58,共7页刘彦荣 
早年经验在相当程度上酝酿和规范了鲁迅的思想性格和文学创作。其中起了至关重要作用的是早年的苦难记忆。它不仅是推动鲁迅进入创作过程的最早的心理动因,而且影响到鲁迅作品的题材、人物、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形成鲁迅作品独特的个性...
关键词:早年生活 创伤性情境 苦难模式 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