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卫平

作品数:84被引量:21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方列宁学国防科技工业列宁主义马克思学入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贵州社会科学》《中国眼镜科技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带一路”与我国供给结构的转型升级被引量:2
《东南学术》2016年第4期46-51,共6页叶卫平 
"一带一路"属于需求侧的外需范畴,但它对我国供给结构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意义重大。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陷于衰退中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可以创造投资机会减缓国内"去产能"的负面压力;它倒逼我国供...
关键词:“一带一路” 供给结构 “三去一补”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我国区域经济全面发展被引量:4
《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75-79,共5页叶卫平 
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的成果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西部、东北地区从对外开放的后方变为了前沿,为大量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加工业转移创造了区位优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使西部、东北地区在基础设施投资上获得了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的契机,不但降低了东部沿海地区加工...
关键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西部、东北地区 对外开放区位 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结构优化 
论“一带一路”构想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安全的意义被引量:2
《青海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7-11,2,共5页叶卫平 
"一带一路"构想通过引导我国传统产能"走出去"和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促进了我国产业和城镇化安全;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打造五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降低了我国"东出东进"风险,保障了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安全;"一带一路"构想通过突破TPP围...
关键词:“一带一路”构想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产业和城镇化安全 进入国际市场安全 亚太经济安全 
“一带一路”与建设国际经济新秩序被引量:6
《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113-116,共4页叶卫平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南南合作",继续着"南南合作"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否定和冲击。它虽然在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下运行,但作为一种正能量的补充,可以大大降低国际经济旧秩序对沿线国家的消极影响;作为一种创新机制,则孕育着国际...
关键词: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新秩序 
“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经济安全被引量: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5期38-41,共4页叶卫平 
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的研究成果
"一带一路"建设通过突破TPP对我国的经贸围堵,可以保障我国的国际和周边经济安全;打乱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部署,可以保障我国进出口通道安全;建设"一带一路"区域经济新秩序,可以为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安全创造新的体制环境;带动我...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 国际和周边经济安全 进出口通道安全 区域经济新秩序 国内经济安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被引量:3
《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6期26-30,共5页叶卫平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区域一体化;集团化与我国面向21世纪的政治经济地缘状况"(项目编号:1999-10-1)资助
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不仅来自于国外,也来自于国内,因此国家经济安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控制国际金融危机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险;加快转变内需与外需关系的处理方式,有利于维护国...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危机 经济主权 经济制度 
论经济安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被引量:10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56-60,共5页叶卫平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区域一体化集团化与我国面向21世纪的政治经济地缘状况"(1999-10-1)资助
本文通过揭示产业安全、区域经济安全、城市化安全、国家经济安全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维护经济安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论证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如何发展经济也是如何保障经济安全的问题。提出旧的经济...
关键词:经济安全产业安全 区域经济安全城市化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与评价指标体系再研究被引量:1
《新华文摘》2010年第21期55-57,共3页叶卫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再度成为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由于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混淆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稳定等不足,使它不能在国家关于经济安全的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混淆...
关键词:国家经济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定义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 经济学界 安全问题 经济发展 
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与评价指标体系再研究被引量:49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93-98,共6页叶卫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1JA79000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地定义国家经济安全概念的内涵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条件。国内已有的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方式,混淆了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稳定...
关键词:国家经济安全 内涵 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与国防科技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3
《国防科技工业》2010年第6期53-55,共3页叶卫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防科技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创新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武器装备作为国家安全的消费品,具有批量小、价格高的特点,而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的先进制造业、十大军工集团作为中央企业,又需要通过规模效益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在满足国家安全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规模效益是国...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 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 资源 利用 国家安全 规模效益 先进制造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