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作品数:33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更多>>
发文主题:商标标志商标注册商标使用商标法商标申请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子知识产权》《中国版权》《法律适用》《中国专利与商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我国作品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以馆藏文献复制证据中的法律问题为例
《中国版权》2023年第1期14-20,共7页周波 
图书馆提供的馆藏文献复制证据已经成为当事人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常见证据类型,但由于其不符合《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相关规定,在证据合法性上存在较大隐患。考察国外相关立法例后,本文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建议:一是在获得馆藏...
关键词:著作权 作品 合理使用 执行公务 馆藏文献复制 
植物新品种领域的合法来源抗辩被引量:1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80-93,共14页周波 刘珺玮 
合法来源抗辩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过错推定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从而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种子法》不仅未对品种权人所享有的专有销售权作出限制,而且明确规定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基于农业...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 合法来源抗辩 权利用尽 生产经营许可 
浅析作品构成元素的保护路径被引量:1
《中华商标》2019年第2期40-44,共5页周波 
'商品化权益'的内涵、边界无法准确确定,不属于'民事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权益'的范畴,作品构成元素不宜以'商品化权益'的形式予以保护。但违反商业道德、未经许可而商业性使用他人知名作品构成元素的,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关键词:作品名称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 完美世界 民事权利 民事权益 商标评审委员会 构成元素 保护路径 
缺乏确定性的注册商标应予无效宣告
《中华商标》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周波 
商标图样存在瑕疵而不能对商标标志加以确定的,虽然不属于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应予无效的情形,但应当认定其不具备商标注册所需的显著特征,从而予以无效宣告。
关键词:注册商标 商标法 无效宣告 商标注册 确定性 
浅析商标显著特征审查的平等化和特定化被引量:2
《中华商标》2018年第10期41-46,共6页周波 
对于不同类型商标的注册申请,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应当坚持相同的审查标准。同时,对于缺乏固有显著特征的标志,在认定其通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时,也应当以其实际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为限,不能因其在特定商品或服务上的使用取得显著特征,而...
关键词:特定化 审查 平等化 商标 注册申请 服务 商品 应当 
“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适用
《中华商标》2018年第6期70-76,共7页周波 
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的适用,必须满足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的要求。在被诉行政行为未适用该条款时,法院即使认为诉争商标的注册有可能违反该条款的规定,也应指引行政机关在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时予以适用,不宜在诉讼中直接引入该条款并...
关键词:不良影响 行政行为 行政机关 司法解释 法律法规 主观臆断 商标法 第十条 
商标法框架下的地理标志保护——从“螺旋卡帕”商标异议复审案说起被引量:3
《法律适用》2018年第8期37-42,共6页周波 
作为一项独立的知识产权权利类型客体,地理标志可以作为商标予以注册。纳入《商标法》的框架体系后,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也应当遵循《商标法》避免混淆误认和保护在先权利的一般规则。在保护范围上,不以与地理标志完全相同为必要,对于包含...
关键词:地理标志 商标 保护范围 权利冲突 
浅析商标禁用条款在法律适用上的优先性
《中华商标》2017年第12期32-36,共5页周波 
要旨:商标法有关商标禁用条款的规定,相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制止仿冒混淆行为的竞争法保护具有优先性。即使在先民事判决曾对诉争商标标志给予过竞争法保护.在后的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也应当依据商标法的规定,对该标志是否具有...
关键词:商标法 优先性 法律适用 禁用 反不正当竞争法 行政案件 商标标志 民事判决 
“一事不再理”原则在新商标法中的适用
《中华商标》2017年第7期64-68,共5页周波 
要旨:异议人在2001年商标法适用期间未对商标局异议裁定提出复审申请,而在2013年商标法施行后又基于相同的事实和理由提出商标权无效宣告请求的,由于商标评审委员会之前并未作出裁定或者决定,故该无效宣告请求不受“一事不再理”原...
关键词:“一事不再理”原则 新商标法 商标评审委员会 无效宣告 2001年 商标局 商标权 裁定 
商标标志装潢性使用的法律后果
《中华商标》2016年第12期55-60,共6页周波 
要旨: 商标标志作为商品包装装潢使用.因其难以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识别作用,故此类使用证据不应作为认定该商标驰名的依据,
关键词:商品包装装潢 商标标志 法律后果 商品来源 证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