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琳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艾丽丝·门罗昆德拉米兰·昆德拉女孩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齐鲁学刊》《山东社会科学》《山东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基于媒体伦理的传媒社会责任分析——以山东现代传媒为例
《明日风尚》2018年第23期365-365,共1页孙艳琳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目前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之下,营运而生的现代传媒具有更高的社会责任以及义务,就我国山东省而言,山东省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在开展相应的传媒工作的时候,就要以该城市的文化底蕴为基础进行,遵守媒体...
关键词:媒体伦理 现代传媒 社会责任 
留白:深情与克制——略论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被引量:1
《山东文学》2018年第1期115-117,共3页孙艳琳 
石黑一雄的首部作品《远山淡影》,就已充分展露出迥异于一般叙事策略的独特风格。粗略读过,小说仿佛是模糊的,既难以概括哪怕大致确定的主题,也缺失脉络清晰的情节线索,更没有了然明白的结局,甚至不辨发展演进的时态。
关键词:石黑一雄 留白 独特风格 叙事策略 情节线索 小说 
论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齐鲁学刊》2017年第3期155-160,共6页孙艳琳 
女性形象是进入艾丽丝·门罗小说世界的最佳途径。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系列经历了从男权社会中女性生活空间和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到女性从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来找寻和建构自我身份,再到解构父权中心,重建女性家园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门...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玛格丽特·劳伦斯与艾丽丝·门罗比较论——以《石头天使》与《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为例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187-192,共6页孙艳琳 
玛格丽特·劳伦斯和艾丽丝·门罗是当代加拿大文学的领军人物,两位女作家的创作多涉及女性问题,把准时代脉搏,切近加拿大现实乃其共性,但又各具特点,前者以长篇小说见长,后者以短篇小说著称。本文取她们各自的代表作为例,从环境营构、...
关键词:玛格丽特·劳伦斯 艾丽丝·门罗 加拿大小说 
门罗与女性主义解放思潮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Z期76-77,共2页孙艳琳 
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在历史上的影响不只体现在社会学领域,更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呼应。而在门罗的众多写作主题中,女性形象、女性命运始终是对其研究中难以绕过的主题。将二者相互对照来比较分析,将小说创作放之于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内进行考察...
关键词:妇女解放运动 门罗 女性主题 
浅析门罗小说中的“戍所心理”——仅以门罗的作品集《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9Z期82-83,共2页孙艳琳 
作品集《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是门罗出版的第二部作品。小说集内容连贯,一度被认为是作者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门罗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小镇形象,由自然到人文,皆带有弗莱笔下的"戍所心理"的典型特征。这正是门罗小说所独具的风格。
关键词:门罗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戍所心理 
异质融合——昆德拉小说的独特之美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2X期30-30,共1页孙艳琳 
昆德拉的小说自从被引入中国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成熟的研究和批判过程,本文作者是从昆德拉的小说美学思想出发,以其自身的小说理论为依据、其自身创作为例证探讨了昆德拉小说的一种独特性,即,一种融合了诸多异质元素的张力之美。作者也...
关键词:昆德拉 独特 异质融合 
成为你自己——由《身份》看昆德拉的爱情观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1期63-63,共1页孙艳琳 
《身份》是昆德拉进入"法国时期"所创作的第二部小说。在这个新的时期里面,作者也努力通过小说创作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追寻,《身份》就是一部对原有叙述元素的重新使用。昆德拉借助这部简短但寓意深刻的小说巧妙传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爱情观。
关键词:身份 昆德拉 爱情 本真 
论米兰·昆德拉小说《玩笑》的复调技巧被引量:1
《当代小说(下半月)》2011年第1期48-48,共1页孙艳琳 
小说形式在昆德拉的小说创作中占有特殊重要性。作为一名对“小说的可能性”不断进行孜孜探索的、具有高度创新自觉的小说家,昆德拉一直都在努力完善着对小说形式各种可能性的文学实践。《玩笑》作为昆德拉全部创作中的第一部小说,其...
关键词:昆德拉 复调 小说形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