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清海

作品数:7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更多>>
发文主题: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建筑梯田水土保持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黄河》《中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学报》《中国水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赵石畔流域坝系结构及坝系相对稳定分析
《中国水利》2003年第9期70-72,共3页张金柱 耿绥和 康清海 
在分析赵石畔流域坝系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建设流域拦、蓄、淤、种有机协调、循环 提高的坝系工程防护体系,对流域坝系相对稳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坝系实现相对稳定是 完全可能的,该流域坝系防护体系建设对...
关键词:土坝 坝系结构 防护体系 坝系相对稳定分析 赵石畔流域 
浅谈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有关问题被引量:3
《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第10期44-46,共3页康清海 严国民 
黄土高原造林种草中存在的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长率低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建设的进程和经济发展。实现黄土高原的植被重建 ,应坚持“适地适树适法”原则 ,实行分类指导、合理布局 ,加大“经济型”树种营造的比重 ,大力采用保...
关键词:黄土高原 植被建设 问题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陕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与高效利用技术的分析被引量:3
《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第5期119-121,共3页张金柱 付明胜 康清海 耿绥和 
干旱的山坡地雨水资源潜力巨大,雨水的集蓄与高效利用为解决干旱缺水与水土保持找到一个结合点,分析了降雨特点,总结了雨水利用的发展过程,提出了雨水及径流资源利用的主要形式:(1)蓄水保墒技术.蓄水技术主要有水土保持耕作法,以及改良...
关键词:雨水叠加 蓄水保墒 雨水集聚 高效利用 
论植被建设在改善黄河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6
《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第5期127-128,共2页付明胜 张金柱 康清海 耿绥和 
面对黄河上中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河道断流,河床不断抬高,以及沙尘暴的肆虐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资料,分析了本区生态演替规律,论述了营建草(灌)植被在改善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地位及草地对防止本地...
关键词:植被建设 生态环境 草灌乔结合 黄河上中游地区 
黄土高原片沙区建筑梯田生物护埂固沙试验研究被引量:9
《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第5期135-136,共2页康清海 严国民 金绥庆 
利用柠条网络土体筑埂,并在柠条网土带间压上紫穗槐,形成以短养长,科学合理的生物护埂固沙新技术,解决了沙土地段建设基本农田筑埂难的问题,为黄土高原片沙区大力发展基本农田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生物护埂固沙新技术.
关键词:黄土高原 生物护埂 片沙区 梯田 
草灌乔结合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保生态建设的好形式被引量:3
《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第10期24-25,共2页严国民 段文中 康清海 
草灌乔结合是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基本特征 ,符合黄河上中游地区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能发挥更强的防护功能 ,产生更好的经济效果。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应本着种草起步、草灌先行、草灌乔结合的原则进行治理开发。草灌...
关键词:黄河上中游地区 生态建设 农作物 灌木 乔木 结合治理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片沙区建筑梯田生物护埂固沙技术被引量:1
《人民黄河》2002年第9期24-24,共1页康清海 严国民 潘东卫 
佳芦河流域上游地区属丘陵片沙区与丘陵沟壑区过渡带 ,农田筑埂问题一直困扰着梯田的发展。利用柠条网络土体筑埂 ,并在柠条网上带间压上紫穗槐 ,形成以短养长的生物护埂固沙技术 ,解决了沙地土段建设基本农田难筑埂的问题。
关键词:黄土高原 片沙区 水土保持 生物护埂 梯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