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中游地区

作品数:117被引量:10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康清海王建华耿绥和张金柱付明胜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林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障碍因子研究
《人民黄河》2025年第3期69-77,共9页陈媛 曾令武 甘荣情 孙德智 
生态环境部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项目(2022-YRUC-01-0204)。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为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15个指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8-2021年黄河流域上中游50个地级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关键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熵权法 障碍因子 黄河上中游 
陕西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
《中国林业》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杜扶阳 韩莹 武凤 
“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统一回回泥。”这句信天游歌词曾用来形容陕北地区水土流失很严重的情况。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偏北,陕西北部的延安市和榆林市的大部分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
关键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陕西北部 生态治理 黄河上中游地区 水土流失 陕北地区 榆林市 延安市 
黄河上中游地区能源生产及其水足迹变化特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4年第5期856-864,908,共10页郭媛媛 郭英 刘峰贵 申一林 李开梅 沈彦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42041007)。
为揭示黄河上中游地区能源生产及其水足迹变化特征,基于能源统计数据,利用水足迹理论在市级尺度上定量分析能源产量、能源结构以及能源生产蓝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黄河上中游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
关键词:能源结构 水足迹 黄河上中游 能-水关联关系 能源安全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资源利用、低碳排放和绿色发展协调性被引量:1
《人民黄河》2024年第10期83-89,共7页巩芳 陈昊 陈都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264028,71764019);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LHMS07002,2024LHMS07001);内蒙古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Y20220313)。
为探究黄河上中游地区水资源利用、低碳排放和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空间格局演变和空间聚集情况,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2010—2020年黄河上中游54个城市水资源利用、低碳排放、绿色发展3个...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 低碳排放 绿色发展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耦合协调度 标准差椭圆 黄河上中游地区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粮食‒能源协同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6
《中国工程科学》2023年第4期180-190,共11页姜珊 王建华 刘合 朱永楠 何国华 李溦 黄洪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88101,51809282);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背景下的能源与水综合协同发展战略研究”(2022-XZ-07)。
黄河上中游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粮食、能源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系统识别水‒粮食‒能源安全形势并提出应对措施,是该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科学认识水‒粮食‒能源纽带关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研判了地区水资源、粮食、能...
关键词:水‒粮食‒能源 协同发展 黄河上中游 高质量发展 安全保障 
从水土流失治理到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被引量:6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6期89-105,共17页王瑞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治水史”(14ZDB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后,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得到恢复,并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流域各地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机遇,围绕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条件的目标,启动了...
关键词:改革开放 黄河上中游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生态文明 
2000—2018年黄河上中游地区蒸散发年际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2年第4期865-877,共13页崔泽鹏 王志慧 肖培青 申震洲 常晓格 石永磊 马力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HKY-JBYW-2022-13、HKY-JBYW-20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U2243212)
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且生态系统脆弱,明晰气候与下垫面变化对蒸散发(ET)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对于未来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建设规划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测降雨、径流量和GRACE产品数据,利用线性加权融合方法对5种全球ET产品进...
关键词:蒸散发 多源产品融合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分析 黄河上中游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促进西北及黄河上中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被引量:4
《中国软科学》2022年第2期85-94,共10页周正祥 袁浩 周禧彬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081);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XSP20ZDI018);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00879);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QL20210204);湖南省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项目(20FEFMY12);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1A022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为助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科学开工,推进我国“四横三纵”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本文通过论述西北及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资源现状,理清调水工程促进经济社会生态高质量发...
关键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西北及黄河上中游地区 调水 发展逻辑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与思考被引量:2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1年第6期5-7,共3页安玉麟 徐荣会 姜卫东 王胜兴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持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重要举措。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 a来,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修复,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健康持续发展,林区农牧民及林场职工收入...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 现状 问题 建议 
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年纪实
《生态文明世界》2019年第4期8-19,7,共12页周鸿升 陈德荣(摄影) 曾博文(摄影) 江卫明(摄影) 张艳春(摄影) 
2019年是中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周年。这项举世瞩目的生态建设工程,是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工程。20年来,中央共投入5112亿元,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4...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生态建设工程 建设史 世界 中国 农村产业结构 黄河上中游地区 森林覆盖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