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萍

作品数:15被引量:17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双季稻双季水稻稻草还田土壤性状石灰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农业学报》《耕作与栽培》《作物学报》《草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钾素表观平衡的互作效应被引量:15
《作物学报》2022年第1期226-237,共12页刘磊 廖萍 邵华 刘劲松 杨星莲 王静 王海媛 张俊 曾勇军 黄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138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903,2018YFD0301102)资助。
土壤酸化和钾素亏缺是制约南方酸性稻田生产力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分别是改良土壤酸化和补充钾素的有效措施,但二者对土壤钾素盈亏平衡的互作效应还不甚清楚。于2015—2018年,在江西省上高县开展施石灰和秸秆还田两因...
关键词:秸秆还田 土壤酸化 双季稻 石灰 钾素表观平衡 
生物炭对双季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性状的残留效应被引量:12
《中国稻米》2020年第1期63-66,共4页刘磊 廖萍 王海媛 张俊 曾勇军 黄山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301102)
生物炭对改良酸性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常规稻中嘉早17(早稻)和杂交稻五优308(晚稻)为供试品种,于2015年开始设置不施生物炭(C0)和一次性施用生物炭20 t/hm^2(C20)处理,以阐明施用生物炭3年后对双季稻产量、养...
关键词:生物炭 残留效应 双季稻 产量 养分吸收 土壤性状 
生物炭和石灰对酸性稻田水稻产量、土壤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8
《中国稻米》2019年第1期44-48,共5页廖萍 汤军 曾勇军 吴自明 石庆华 黄山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301102;2017YFD0301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1383)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探讨了两种酸化土壤改良剂(生物炭和石灰)对双季水稻产量、土壤性状和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降低了2015年早、晚稻产量,但在2016年却增加了早、晚稻产量;在2015年和2016年试验中,石灰...
关键词:生物炭 石灰 双季稻 产量 土壤性状 经济效益 
施用生物炭对双季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1
《核农学报》2018年第10期2062-2068,共7页眭锋 廖萍 黄山 曾勇军 石庆华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0104;2016YFD0300903)
为探究施用生物炭对双季水稻产量、土壤性状和氮素吸收的影响,以常规稻‘中嘉早17’和杂交稻‘五优308’为试验材料,设置稻田配施20 t·hm-2生物炭和不施生物炭(CK)2个处理,研究施用生物炭对双季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
关键词:生物炭 双季稻 产量 氮素吸收 
施用生物炭对双季稻田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6
《核农学报》2018年第9期1821-1830,共10页廖萍 眭锋 汤军 曾勇军 吴自明 石庆华 黄山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0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336)
为探究在南方双季稻区施用生物炭对稻田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稻中嘉早17(早稻)和杂交稻五优308(晚稻)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生物炭(CK)和施生物炭(20t·hm-2)2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2年监测稻田...
关键词:生物炭 双季稻系统 综合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早籼稻体温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和耐热性的关系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1-8,共8页廖萍 彭春花 刘学助 黄山 曾勇军 潘晓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301);江西省"555"领军人才项目~~
选用4个早籼稻品种,在抽穗期进行高温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为对照,研究双季早籼稻体温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和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NT)或高温(HT)处理各水稻品种穗温均高于叶温。NT或HT处理水稻气叶温差和气穗温差变化趋势相似...
关键词:早籼稻 植株温度 产量 耐热性 
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3
《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第2期16-20,共5页廖萍 汤军 黄山 曾勇军 石庆华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14B14);"长江中游东部(江西)水稻节水节肥丰产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07B12);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石灰和有机培肥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质量的互作效应"(20151BBF60082)
在红壤性双季稻田上进行2年田间试验,比较等量氮、磷、钾养分投入下常规化肥处理(NPK)与生物有机肥替代基肥中的化肥处理(NPK+BF)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SPAD值、氮素吸收和土壤性状的差异的影响,旨在明确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和化肥...
关键词:等养分 生物有机肥 双季稻 产量 土壤性状 
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下氮钾肥减量施用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7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607-615,共9页黄山 汤军 廖萍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4;2013BAD07B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大量研究表明有机培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土壤肥力以及农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对有机肥在化肥减量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利用豆科绿肥生物固氮和稻草富含钾素的特点,以明确双季稻系统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联合还田在减少化...
关键词:双季稻 紫云英 稻草还田   
冬种紫云英与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互作效应被引量:12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215-222,共8页黄山 汤军 廖萍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336);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4;2013BAD07B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2年田间试验,旨在明确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和冬种紫云英对2013年早晚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二者亦无显著的互作效应。稻草还田对2014年早晚稻产量无显著影响。稻草还田和冬种...
关键词:紫云英 稻草 双季稻 产量 土壤性状 
红壤旱地保护性耕作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7
《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廖萍 黄国勤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3067);江西省农业厅2006年农牧渔业科研计划项目(赣农字[2006]23)共同资助
研究了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两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红壤旱地玉米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根系活力、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进而增加其叶面积,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的根系活力,改善了玉...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玉米 红壤旱地 生长发育 产量 经济效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