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康

作品数:43被引量:9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电子转移荧光寿命荧光光谱激发态光合作用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发光学报》《科学通报》《化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X射线荧光光谱研究粮食中生命有机碳与碳化学循环被引量: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第5期1428-1434,共7页段德良 卞富永 袁波 王树 葛茂发 张兴康 徐四川 
云南省人才基金项目(2006PY01-29)资助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方法测定六种粮食:稻谷(大米)、小麦(面粉)、黄豆、小米、高粱和玉米中生命有机碳含量和化学元素组成,建立一种新方法测定它们的蛋白质含量。粮食中生命有机碳平均含量约为44%。黄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42.74%),...
关键词:粮食 元素组成 XRF CO2 温室效应 碳循环 
以2-氨基嘌呤为荧光探针研究双链DNA分子内电荷传递机理被引量:2
《中国科学(B辑)》2004年第4期295-299,共5页张慧娟 王鹏 王雪飞 冯娟 徐四川 艾希成 张兴康 张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33020;90101010)
2-氨基嘌呤(2Ap)是腺嘌呤的结构类似物,经常作为荧光探针分子用以研究DNA分子内电荷传递过程.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2-氨基嘌呤和鸟嘌呤核苷酸重复序列GGG之间不同距离的双链DNA分子,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手段研究了2Ap的荧光衰减动力学以...
关键词:2-氨基嘌呤 荧光探针 双链DNA分子 电荷转移 氧化还原电位 
光核酸酶维生素K3三重态与鸟嘌呤核苷酸相互作用动力学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04年第19期1983-1986,共4页张慧娟 李满宇 王鹏 冯娟 汪力 艾希成 张兴康 张建平 
采用紫外光纳秒闪光光解手段研究了光核酸酶维生素K3(VK3)的激发态性质, 发现了VK3三重态在285 nm处新的吸收峰. 通过对VK3氧化损伤鸟嘌呤核苷酸(dGMP)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证实了二者之间发生了基于激发态VK3分子的电荷转移氧化反应, 获...
关键词:鸟嘌呤 维生素K3 核苷酸 VK 氧化损伤 自由基 核酸酶 三重态 激发态 电荷转移 
苯环上氯原子的不同取代位置对四苯基锌卟啉-酪氨酸光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第11期2069-2072,共4页张慧娟 冯娟 孙照勇 艾希成 张建平 张兴康 虞忠衡 韩士田 刘彦钦 吴银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2 0 0 72 0 41.2 0 0 3 2 0 10 .2 0 13 3 0 2 0 .90 10 10 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批准号 :G199810 10 0 )资助
稳态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显示 ,苯环上氯原子的不同位置对氯苯基锌卟啉 -酪氨酸的光物理性质有很大影响 .紫外吸收光谱中 ,邻、间和对氯取代的 3个化合物都具有典型的 Soret带和 Q带 .其中 Soret带位于 42 3 nm处 ,Q( ...
关键词:苯环 氯原子 取代位置 四苯基锌卟啉-酪氨酸 光物理性质 光合作用 叶绿素 模拟 
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捕光天线LH2中类胡萝卜素分子间三重态能量传递的光谱学证据被引量:6
《中国科学(B辑)》2003年第5期385-396,共12页冯娟 艾希成 张兴康 张建平 王千 张旭家 黄有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G199801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8903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133020)
紫色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Rps.) palustris的外周捕光天线LH2含有多种类胡萝卜素分子(Car), 研究多种共存的Car的生理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采用纳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手段分别在生理学温度(室温)和低温(77 K)下研究了Car三重...
关键词:光合细菌 捕光天线LH2 类胡萝卜素 时间分辨光谱 能量传递 三重激发态 动力学 
卟啉-组氨酸二元体系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03年第10期1030-1034,共5页张慧娟 冯娟 艾希成 张兴康 虞忠衡 张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072041,2013302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批准号:G199810100)资助项目
采用稳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手段研究了不同氯原子取代位置的四苯基卟啉-组氨酸二元体系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结果表明, 苯环上氯原子取代位置的不同对卟啉的光物理性质有很大影响, 组氨酸的引入对卟啉的激...
关键词:卟啉-组氨酸 金属锌配合物 取代基位置 荧光光谱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荧光寿命 
锌卟啉的轴向配位对其激发态光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0
《中国科学(B辑)》2003年第1期8-13,共6页冯娟 张慧娟 艾希成 张兴康 徐广智 张建平 向俊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G199801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398903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33020)
采用稳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轴向配体4-N,N-二甲氨基吡啶(DMAP)对5,10,15,20-四(对甲氧基苯基)锌卟啉(Zn(p-OCH3)TPP)的第一单重激发态(S1态)和第二单重激发态(S2态)的荧光特性的影响,观测到源于S1态...
关键词:轴向配位 激发态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轴向配体 锌卟啉 光物理性质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Proton-transfer-coupled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 Between Menaquinone Q_A and Ubiquinone Q_B in the Bacterial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er of Rhodopseudomona viridis被引量:1
《Acta Botanica Sinica》2002年第12期1409-1417,共9页马淑华 徐红 张汝波 屈正旺 张兴康 张启元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 (3 9890 3 90 )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10 10 0 )~~
The mechanism of the proton_transfer_coupled electron transfer (PT_ET) reactions between the menaquinone Q A (MQ 1) and ubiquinone Q B (UQ 1) in the bacterial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er of Rhodopseudomona vi...
关键词:Rhodopseudomena viridis electron transfer proton transfer Q  A and Q  B DFT 
卟啉双荧光行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中国科学(B辑)》2002年第4期316-322,共7页冯娟 艾希成 张建平 张兴康 徐广智 向俊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G199801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39890390)资助
采用基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了5,10,15,20-四对溴苯基锌卟啉(ZnTPPBr)的双荧光行为,并分别通过它与C_(60)及二茂铁(Fc)的双分子荧光猝灭反应,发现S2态荧光猝灭行为可部分转移并保留在S1态中,从而影响S1态的荧光猝灭规律.这个结...
关键词:双荧光行为 双分子荧光猝灭 自旋极化 CIDEP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5 10 15 20-四对溴苯基锌卟啉 碳60 二茂铁 
双链DNA分子内电荷转移超交换机理被引量:2
《物理化学学报》2002年第7期640-643,共4页徐四川 艾希成 冯娟 张汝波 张启元 张兴康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JCX2-H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3020)资助项目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寡聚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NA分子,通过检测样品中二氨基嘌呤(Ap)荧光峰强度和相对荧光量子产率来研究DNA分子内电荷转移.实验中直接分辨和观测到双链DNA分子内电荷转移超交换机理,超交换机理在近距离起作用;而电荷转移...
关键词:双链DNA 分子内电荷转移 二氨基嘌呤 超交换机理 跳跃机理 隧道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