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作品数:8被引量:7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氟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抗血管新生内皮抑制素醇提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中药杂志》《世界临床药物》《中国药理通讯》《癌变.畸变.突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毒性
《天坛药讯》2003年第3期21-23,共3页张婷 屠曾宏 
光毒性反应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茵药物如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和克林沙星,尽管有效好的疗效但却均有强的光毒性,其中司帕沙星的光毒性发生率高达6%~10%。本文阐述药物的光毒性,特别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光毒...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 药物 抗生素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通过体内外实验测定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毒性来确定体外实验的可靠性被引量:1
《中国药理通讯》2003年第2期51-51,共1页张婷 屠曾宏 李俊岭 马小超 欣坚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光毒性 体外试验 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 
内皮抑制素与巴马司他合用提高抗血管新生和抗肿瘤功效(英文)被引量:1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3年第5期384-388,共5页欣坚 马小超 邓辉 张婷 屠曾宏 
目的 研究内皮抑制素与巴马司他合用的抗血管新生和抗肿瘤效果。方法 血管样管腔形成实验用来测定体外血管新生程度。通过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检测体内血管新生程度。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 ,治疗 1 2d后测量肿瘤重量。结果 内皮抑制素...
关键词:内皮抑制素 巴马司他 血管生成  Lewis肺 药物合用 抗血管新生 抗肿瘤 
内皮抑制素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而抑制血管新生(英文)被引量:4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3年第5期389-394,共6页欣坚 马小超 邓辉 张婷 屠曾宏 
目的 研究内皮抑制素抑制血管新生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处理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用三维胶原模型研究bFGF诱导的血管新生作用 ;用明胶电泳和蛋白印迹法研究分泌于培养基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
关键词:内皮抑制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脐静脉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抗血管新生 
氟喹诺酮类抗菌素的光遗传毒性被引量:1
《癌变.畸变.突变》2003年第2期124-128,共5页张婷 
氟喹诺酮类抗菌素在临床上应用很广 ,抗菌活性确定 ,副作用和耐药性较小 ,特别是第3代和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素对G +菌、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作用 ,但目前国内对其主要不良反应———光毒性的产生机制研究甚少。由于光...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菌素 光遗传毒性 光毒姓 
氟喹诺酮炎药物的光毒性被引量:23
《世界临床药物》2003年第3期167-170,共4页张婷 屠曾宏 
光毒性反应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和克林沙星,尽管有较好的疗效但却均有较强的光毒性,其中司帕沙星的光毒性发生率高达6%-10%。本文阐述药物的光毒性、特别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 光毒性 氟罗沙星 洛美沙星 司帕沙星 克林沙星 
吴茱萸汤醇提各组分止呕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7
《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第11期862-866,共5页张婷 王敏伟 陈思维 
目的 :对吴茱萸汤醇提各组分止呕活性的研究和机制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硫酸铜诱导家鸽呕吐实验 ,小鼠胃排空实验 ,ACh和 5 HT作用的离体大鼠胃条实验来确定其中具有止呕活性的组分 ,并观察有效组分对ACh ,5 HT ,组胺累积浓度 效应...
关键词:醇提 吴茱萸汤 镇吐药 呕吐 动物实验 
胃肠动力药的发展及展望被引量:10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2年第5期274-276,共3页张婷 王敏伟 
胃肠道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及多发病,它的发病率约为60%。胃肠运动障碍是胃肠疾病的一个方面,由于它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是太清楚,因此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它包括胃肠道收缩无力、节律紊乱和收缩方向异常等,临床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
关键词:胃肠动力药 西沙必利 莫沙必利 CISAPRIDE MOSAPRIDE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