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模

作品数:32被引量:12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洞窟壁画微环境现场测试降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地震工程学报》《干旱区地理》《地球环境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敦煌研究院院级科研课题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莫高窟文物保存环境的大气颗粒物背景浓度及化学组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张正模 段京 张二科 朱玉庆 宋莹盼 苑嘉承 胡塔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41877485);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资助(KLACP1906)。
大气颗粒物是潜在威胁遗址与文物的一种大气污染物,颗粒物沉降或吸附后覆盖文物表面细节,降低其审美价值,并带来进一步的物理或化学侵蚀。通过分析莫高窟开放洞窟(16窟、257窟)、非开放洞窟(320洞窟)和窟外大气中各粒径颗粒物(总悬浮颗...
关键词:莫高窟 大气颗粒物 质量浓度 化学组分 文物保护 
石窟寺与土遗址本体监测数据趋势提取异常预警方法研究——以麦积山石窟与锁阳城遗址为例被引量:3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3年第4期50-60,共11页叶智豪 刘世杰 董亚波 张正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20905);宁波市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2022S172)
监测数据趋势提取方法和异常预警方法是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异常。通过对岩土质文物本体及赋存环境面临的各类风险因素实施周期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影响文物安全的潜在问题,实现对文物最早和...
关键词:石窟 土遗址 预防性保护 趋势提取 异常预警 
三种断层位移测量工具对比分析
《地震工程学报》2023年第5期1133-1144,共12页王辽 谢虹 朱俊文 薛善余 张正模 张波 
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开放课题(GDW2021ZD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27);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10RA499)。
基于构造地貌对活动断层进行定量研究对理解断层活动习性及预测其将来的活动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对断层位错的获取主要采取软件测量的方式,因此对断层位错测量工具的可靠性及应用性的分析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对3种常用的测量工...
关键词:活动断裂 位错测量 LIDAR LaDicaoz 3D_Fault_Offsets MCSST 
近30a敦煌莫高窟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被引量:1
《高原气象》2023年第4期1069-1077,共9页张国彬 汪万福 詹鸿涛 武发思 张正模 薛平 邱飞 侯文芳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YF8WF016);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扶持计划项目;甘肃省文物局课题(GWJ202015)。
敦煌莫高窟地处暖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具有温差大,降水稀少等特征。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对洞窟内壁画和彩塑的支撑体、地仗层及颜料层造成不利影响,引起文物病害发育和活动,因此研究莫高窟环境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对壁画病害成因分析...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 气温 降水 文物保护 
2021年阿克塞M5.5地震重定位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
《地震工程学报》2023年第3期540-551,共12页薛善余 谢虹 袁道阳 尹欣欣 苏琦 张正模 
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开放课题(GDW2021ZD0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9IESLZ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27);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310432102)。
2021年8月26日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发生M5.5地震,这次地震是发生在祁连山地震构造带西段的一次显著地震。利用区域台网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通过CAP方法反演阿克塞M5.5主震及其M3.7余震的震源机制解,进一步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研究...
关键词:阿克塞M5.5地震 震源机制解 双差重定位 发震构造 
莫高窟洞窟湿度对不同等级降雨的响应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417-423,共7页张正模 刘洪丽 郭青林 苏伯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22JR5RA798)。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沿线一处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址,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界.降雨引起洞窟湿度变化极容易导致壁画盐类病害.通过环境监测试验分析不同等级降雨条件下洞窟湿度变化特征及潜在影响,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及建议.研究结...
关键词:莫高窟 降雨 湿度 壁画劣化 风险防范 
面向材料老化的遗址土特性研究——以锁阳城遗址为例被引量:2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期96-104,共9页刘洪丽 张正模 郭青林 李雪婷 易泉 水碧纹 
甘肃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GWJ202020);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1YF1FF3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6702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0YFC1522202)。
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土遗址在降雨、风沙和温度变化的长期影响下,材料功能不断退化。以锁阳城遗址土为研究对象,测试遗址土物理、化学、热学和力学特性,为开展土遗址建筑材料老化机理研究提供基本参数。结果表明,不同方位城墙遗址土均为...
关键词:锁阳城遗址 物理性质 矿物成分 热学参数 力学性质 
游客量对炳灵寺第128窟微环境影响初步研究被引量: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2年第1期118-125,共8页刘宗昌 孙淑梅 王玲秀 武发思 张正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2060258);甘肃省文物局课题资助(GWJ201819)。
通过对炳灵寺石窟第128窟连续一年的微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结合游客参观统计,探究了游客量对炳灵寺第128窟微环境的影响;其中CO_(2)浓度与游客量呈正相关,窟内外温差越大,其衰减越快。洞窟温度升高与游客量呈一定程度正相关,温度增量主要...
关键词:炳灵寺石窟 128窟 微环境 游客承载量 
莫高窟PM_(10)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被引量:2
《中国沙漠》2021年第6期54-64,共11页杨小菊 赵学勇 武发思 张正模 薛平 陈章 汪万福 张国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258,3206027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522200);甘肃省科技厅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20JR5RA051);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2020-KJ-YB-7)。
采用2018年敦煌莫高窟第16窟窟内与窟区PM_(10)浓度及气象数据,分析PM_(10)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两处监测点PM_(10)浓度主要分布在50μg·m^(-3)以下,受重污染天气影响较小;春、冬、秋、夏季依次降低,窟区PM_(10)浓...
关键词:莫高窟 PM 变化特征 气象要素 文化遗产保护 
莫高窟窟门对窟内热环境影响研究被引量:2
《建筑节能(中英文)》2021年第1期95-101,共7页张登超 闫增峰 张君杰 张正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412,51978554)。
莫高窟洞窟均为单侧开口形式,窟门是窟内外空气交换的唯一途径。为研究窟门对窟内热环境稳定的影响,以第206窟、第209窟为例,通过现场测试方法,分析不同窟门洞窟在冬季、秋季窟内热环境的特点;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比较窟门的百叶窗面积发...
关键词:莫高窟 窟门 热环境 现场测试 数值模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