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满银

作品数:26被引量:1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防冲油气管道滑坡黄土防护装置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混凝土》《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冰川冻土》《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演进及甘肃实践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2-20,共9页张满银 宿星 米维军 孙志忠 周自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泥岩滑坡异质接触带控滑机理及坡体稳定性量化综合评价”(42067066);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西走廊洪积扇浅沟侵蚀下管线工程水毁机制及风险动态评价”(21JR7RA736);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黄河上游陇中乡村滑坡区灾损土地优化利用评价及生态修复技术人才队伍建设”(2022RCXM094);甘肃省科学院重点研发项目“长输管道台田地水毁灾害生态型防治技术研究”(2024ZDYF-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为美丽中国建设之甘肃篇章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和前进道路。首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产生的现实根基、...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内涵演化 甘肃实践 
1985-2020年甘肃省通渭县滑坡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10期2833-2841,共9页贾静 宿星 张军 路常亮 张满银 李霞 董耀刚 任皓晨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YFFA0030);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发项目(2021JK-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7066);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2022RCXM094)资助。
准确分析滑坡区灾损土地利用类型及变化特征,对科学推进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LOS DEM数据和1985-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及地理探测器,分析甘肃省通渭县滑坡的特...
关键词:滑坡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度 地理探测器 通渭县 
甘肃积石山强震诱发同震滑坡-泥流灾害链联动耦合致灾效应被引量:1
《冰川冻土》2024年第3期763-779,共17页宿星 魏万鸿 张满银 董耀刚 张连科 周自强 安亚鹏 何雄伟 文智远 张晓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7066);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YFFA0030);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发项目(2021JK-08);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2022RCXM09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2)资助。
近年来黄土区强震和极端天气诱发的典型滑坡-泥流灾害链事件呈多发态势,链式地质灾害较单一灾害隐蔽性更强、波及范围更大、破坏程度更高、损失更严重,因此链式地质灾害防控研究一直是防灾减灾的热点和难点。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
关键词:积石山地震 滑坡-泥流灾害链 联动耦合 黄河上游 青藏高原东北缘 
1985-2020年天水市黄土区滑坡灾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
《水土保持学报》2023年第4期195-204,共10页贾静 宿星 张军 张满银 李霞 魏万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7066);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发项目(2021JK-08);甘肃省2022年度重点人才项目(2022RCXM094);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JR7RA736,21JR7RA737);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902)。
为探索甘肃省天水市滑坡土地利用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选取秦州区和麦积区作为典型黄土滑坡区的代表,基于12.5 m分辨率的ALOS DEM数据和1985—2020年全球30 m的精细地表覆盖动态监测产品,利用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净变化量指数、土地利...
关键词:滑坡 灾损土地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转移矩阵 天水市 
基于证据权法与多源数据的陇中生态脆弱区滑坡敏感性评价——以天水市为例被引量:8
《冰川冻土》2023年第1期67-79,共13页李霞 宿星 张满银 任皓晨 周自强 吴玮江 董耀刚 王国亚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JR7RA7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7066);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发项目(2021JK-08);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2);甘肃省2022年度重点人才项目(2022RCXM094)资助。
运用3S技术和数理统计模型开展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评价仍然是当前区域滑坡研究的热点,评价单元、评价因子和评价模型的科学合理选取、确定和构建是滑坡敏感性分析评价的关键。以陇中黄土高原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甘肃省天水市为研究区,基于...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 滑坡 证据权法 敏感性 孕灾因子 天水市 
干旱区黑河流域EVI数据空间尺度效应分析
《甘肃科技》2022年第21期71-74,共4页任皓晨 孙志忠 白千千 宿星 张满银 
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发项目“河西走廊浅埋性工程大型水毁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JK-05)和“黄河上游陇中地区滑坡灾损土地优化利用评价及生态修复研究”(2021JK-08);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河西走廊洪积扇浅沟侵蚀下管线工程水毁机制及风险动态评价”(21JR7RA736)。
为定量分析干旱区黑河流域的MODIS EVI数据的空间尺度效应,本研究选取了3期3种常用空间分辨率的MODIS EVI数据,精心设计了数据处理流程,利用基本统计、相关性分析、平均绝对偏差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等多种方法,分析讨论了研究区的MODIS ...
关键词:干旱区 黑河流域 EVI 空间尺度效应 MODIS 
中巴公路(国内段)泥石流演化的非线性特征与灾害放大效应被引量:2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364-371,共8页刘兴荣 张满银 周自强 宿星 叶伟林 文桃 张国信 刘迪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2);甘肃省2021年度重点人才项目(2021RCXM066);甘肃省科学院科技产业化项目(CY08);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2018JK-14)。
通过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结合的手段,按照计算的沟壑密度统计,分析中巴公路沿线泥石流沟蚀作用的强度和特点,采用分形理论法分析泥石流流域形态演化的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巴公路沿线52.4%的泥石流沟道发生沟蚀作用的能力较强,固体物...
关键词:泥石流 流域形态 非线性特征 破坏效应 中巴公路 
采坑区冲沟演变影响下管道埋深预测被引量:2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年第28期12314-12321,共8页孙志忠 任皓晨 张满银 王生新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18JR3RA252);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发项目(2019JK-05);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发项目(2018JK-14)。
管道埋深是水毁灾害风险评价、防治决策的关键指标之一。基于洪积扇采坑区冲沟发育特征、几何形态及其对油气管道的影响方式,将冲沟演变过程简化为溯源侵蚀和沟床回淤两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管道埋深预测模型,利用15处水毁点管道埋深...
关键词:管道埋深 冲沟演变 溯源侵蚀 预测模型 
基于云理论的油气管道滑坡危险性综合评价被引量:23
《工程科学学报》2018年第4期427-437,共11页张满银 王生新 孙志忠 徐震 王沪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69001);中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西部分公司科技开发项目(XG11-2015-001);甘肃省科学院软科学专项项目(2016KP-01);甘肃省科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4 QN-10)
管道滑坡危险性评价是长输油气管道沿线滑坡灾害预防和治理中规划决策的重要依据.该评价组织由定量和定性两类指标构成,评价系统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针对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法在处理系统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上存在顾此失彼和人...
关键词:油气管道 滑坡危险性 云理论 评价体系 不确定性推理 专家群语言 浮动云算法 
黄土地质灾害相关科学研究问题探讨被引量:3
《冰川冻土》2018年第1期197-204,共8页王得楷 张满银 叶伟林 刘兴荣 陈豫津 张明礼 
甘肃省科技厅民生科技项目(1209FCMA012);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2013JK-05);甘肃省科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4 QN-10)资助
黄土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刚起步的学科,其学科基础理论的建立有赖于黄土科学的进步和自身的逐步完善。与黄土地质灾害相关的黄土科学研究问题,大的方面至少包括黄土地质灾害本身、黄土科学基础理论和黄土高原环境三大方面。黄土覆盖区社...
关键词:黄土 黄土科学 黄土高原 黄土与环境 黄土地质灾害防治 科学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