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平

作品数:10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系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排斥社会和谐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化公共政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白学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州市政府官方微博的公信力探析
《科技风》2016年第9期106-107,共2页米鹤 李保平 
2014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中国广州发布的公信力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评析"(201411540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政务微博是我国政府网络执政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公信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职能的履行情况。通过对@中国广州发布进行观察,以权威力、认同力为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公信力进行分析,得出其权威力较高,认同力相对缺乏的结论,并就此...
关键词:公信力 权威力 认同力 
农地转用的行为实质及价值被引量:1
《长白学刊》2012年第1期95-100,共6页李保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排斥的公共政策机制问题研究"(07JA840025)的成果
化解不同类型农地转用行为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不同类型行为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明晰不同类型行为的实质性区别。从目的与手段的角度考量,农地征收属于政治行为,农地流转属于经济行为,而农地征收再行出让,混淆了政治行为与经济行为的界...
关键词:农地转用 政治行为 经济行为 社会公正 市场价值 
论征地补偿的政治价值被引量:4
《学术研究》2010年第3期80-84,110,共6页李保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排斥的公共政策机制问题研究"(07JA840025)的阶段性成果
征地补偿的实质是政治行为,所以应将市场价值手段嵌入政治价值之中,即在效率与平等的动态均衡中达成社会公正。征地补偿的政治价值之实现,需要以政治行为制度化,即权力(利)结构化为前提保障。离开国家权力之间,以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
关键词:征地补偿 政治行为 政治价值 政治制度化 
农地过度征收及其制度约束被引量:1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99-103,共5页李保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排斥的公共政策机制问题研究"(07JA840025)
约束农地过度征收,需要以"征地制度化"为前提。通过做实农民集体土地权利、发挥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法院的控制与监督作用,形成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有效地遏制农地征收权的滥用,并进而达到农地征收目的、前提与过程...
关键词:农村土地 过度征收 征地制度化 
西方社会群体边缘化的亚文化机制被引量:2
《文化学刊》2009年第4期159-162,共4页李保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排斥的公共政策机制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7JA840025)
亚文化可以视为西方社会群体边缘化的重要机制。亚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是社会结构性因素与个体主观性因素的统一,或者说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亚文化主要通过社会化机构、文化适应、文化再生产和社会认同的抵制这样几个机制,...
关键词:群体边缘化 亚文化 受动性 能动性 
实践公共利益的困境与出路——以征地拆迁为例被引量:8
《理论学刊》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李保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排斥的公共政策机制问题研究"(编号:07JA840025)的研究成果
化解征地拆迁中的公共利益困境,需要以"政治制度化"为视角,重构征地拆迁制度。即通过强化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界定公共利益的权威、以公正补偿约束政府的过度征收行为、依法律程序保障被征收者的私有财产权利,纠正和克服公共利益泛化、公...
关键词:征地拆迁 公共利益 政治制度化 
社会排斥的公共政策机制探源被引量:4
《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4期40-43,共4页李保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JA840025);广东金融学院科研项目(07XJ02-07)
社会排斥的实质是公民权利的缺失,而公民权利只有对应着公共政策的确认与保障才有真实意义。国家(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政治行为主体,其自身具有的二重性,使公共利益成为统治集团利益与其支配的社会利益的混合。而混合的程度又决定着公...
关键词:社会排斥 公民权利 公共政策 
西方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模式及其启示被引量:1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121-126,共6页李保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7JA840025)
西方社会排斥理论以社会关系为核心范畴,以权利、参与等概念为视角,采用多维、综合、动态的方法,着重围绕劳动力市场研究失业、贫困与社会排斥的关系,凸显非经济性或社会机制动因,回应全球化与后工业社会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社会基本...
关键词:社会结构 社会排斥 社会权利 社会和谐 
关注社会和谐的多维视角——西方社会排斥概念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5
《长白学刊》2006年第2期66-69,共4页李保平 
社会排斥是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基本矛盾关系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概念。历经20多年的演变,学者们从各自的语境给出具体层面、综合层面、实质层面的界定。社会排斥理论回应和追求的目标是多样性的社会整合,而...
关键词:社会转型 社会排斥 社会关系 
社会资本消极功能的社会排斥分析被引量:7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32-34,共3页李保平 
对于社会资本功能的研究一般都局限于其积极方面,而忽视其消极方面。本文从社会排斥角度分析社会资本的消极功能,即“社会资本的社会排斥”。而社会的不和谐与社会资本的这种消极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分析社会资本的社会排斥功能,从而尽...
关键词:社会资本 规则或规范 社会网络 社会信任 社会排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