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林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建安修辞乐府经义动态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乐府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两汉散体赋的史化演变及其意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07-114,共8页李成林 
夸丽铺饰,是散体赋初立体制时最明显的文体特征,也根深蒂固地贯彻了整个赋史。但从两汉之交京都赋的写作开始,其内容已呈现明显的征实化倾向,使铺饰夸丽的一面被相对挤兑,散体赋的写作呈现“史化”一途。相应地,文人的赋体观念也随之转...
关键词:散体赋 内容征实 史料价值 志乘意义 文体互参 
试述《汉书》语言的赋化特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00-105,共6页李成林 
史家班固亦赋家能手,其史传著作《汉书》的语言时显赋化倾向,这是《汉书》文学个性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语言的骈俪、句式的铺排、事类的罗列、叠音词汇的密集使用等,尤其是《汉书》与《两都赋》在语言使用习惯上诸多的趋同性,都使得《汉...
关键词:《汉书》 骈俪 铺排 典故 《两都赋》 
曹植乐府之“乖调”探微被引量:1
《乐府学》2011年第1期215-225,共11页李成林 
曹植的诗歌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音乐的束缚,从诗乐合一的状态中解放了出来,从而大大推动了乐府诗的文人化改造进程。多种因素的叠加,造成曹植乐府只有极少一部分合于当时之乐。诗乐分离,对曹植乐府诗得以在修辞、声律和经营意象等方...
关键词:曹植 乐府 诗乐分离 修辞 声律 
论《艺概·经义概》的理论特色及贡献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96-100,共5页李成林 
《艺概.经义概》是刘熙载文艺理论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它五"概"多有互相发明之处。《经义概》内容紧凑精准,理论阐述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其中存在大量可施之一般文章作法的真知灼见,对文题关系、锤炼字句、抑扬顿挫等方面...
关键词:《经义概》 动态性 理论贡献 
论三曹乐府诗对两汉民间乐府的继承被引量:2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80-84,共5页李成林 
建安时代,曹操及其二子曹丕、曹植承两汉文人诗歌创作的低谷而异峰突起,创作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乐府诗,为我国文人诗歌的觉醒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乐府诗创作颇多学习和继承两汉民间乐府之处。本文拟从创作手法、诗乐结合、思想内...
关键词:建安 三曹乐府诗 两汉民间乐府 继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