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萍

作品数:378被引量:3421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温室醋糟黄瓜番茄生菜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设施生态农业主要模式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5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4年第2期149-160,共12页李萍萍 韩建刚 陈欣 高丽红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CX(22)313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设施生态农业是指在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中采用清洁、绿色、健康生产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环境效益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模式。2002年农业部重点推广的设施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种养沼三结合的“四位一体...
关键词:设施生态农业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种养沼结合 立体栽培 轮作栽培 有机基质栽培 生态防治 
钝学累功 鸿业远图: 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探索被引量:1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4年第2期147-148,共2页陈欣 唐建军 李萍萍 杨武德 骆世明 
生态学(ecology),传统上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侧重研究生物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种群增长规律、群落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等,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推动,生...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交叉学科 生物个体 人文社会科学 生态农业 一级学科 群落演替 
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早期阶段的“燎原星火”——以1975年至2000年公开的部分资料为依据被引量:1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3期476-487,共12页唐建军 陈欣 胡亮亮 章家恩 吴文良 林文雄 曹林奎 曹凑贵 李萍萍 李凤民 王克林 骆世明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C02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和区创项目(31661143001,U21A20184)。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内地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 中国知网系统 科学事件 资料挖掘 数据比较 
不同园林废弃物堆肥过程中化学性状变化及其对发芽指数的影响被引量:5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6期133-140,共8页胡永恒 张程 万华琴 朱咏莉 李萍萍 
江苏省科技厅农业重点研发项目(BE201832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目的】研究不同园林废弃物发酵腐熟特征以及影响发芽指数(GI)的主要因素,为探索园林废弃物发酵腐熟程度的科学评价,以及园林废弃物的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析4种园林废弃物(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枝和叶...
关键词:园林废弃物 堆肥 化学性状 发芽指数 榉树 法国梧桐 
土壤中纳米颗粒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5
《环境化学》2022年第11期3613-3628,共16页张萌 罗雅琪 段天欣 李威 程虎 李萍萍 韩建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7387,3217162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71507);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2021K213B)资助。
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诸多行业,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纳米颗粒被排放到环境中.已有许多研究评估了纳米颗粒的生态环境效应和人体健康风险.然而,土壤中纳米颗粒对生物潜在的生态危害和风险仍不明确.重要的是,土壤生物通常同时暴露于纳米颗粒...
关键词:纳米颗粒 生物毒性 有机污染物 生物有效性 土壤. 
洪泽湖河湖交汇区典型杨树人工林碳通量月尺度变化特征被引量: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2期19-26,共8页崔皓 韩建刚 郭俨辉 季淮 朱咏莉 李萍萍 
林业科技成果国家级推广项目([2016]37号)。
【目的】揭示洪泽湖水位夏低冬高的独特水文特点对河湖交汇区杨树人工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简称碳通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涡度相关及土壤水热监测系统,对洪泽湖湿地河湖交汇区典型杨树人工林碳通量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3 a(...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 碳通量 涡度相关 环境因子 洪泽湖 
高低频双频激励土壤含水率传感器设计与试验被引量:4
《农业机械学报》2022年第4期228-234,共7页盛庆元 张西良 杨越 李萍萍 倪梦瑶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GN18E090001)。
针对现有电容式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对电导率敏感等问题,从电阻电容串联阶跃响应原理出发,采用峰值检测技术,设计高低频(100、50 MHz)激励下的数字型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并提供一种融合高低频响应信号分析土壤等效相对介电常数的反函数模型...
关键词:土壤含水率 峰值检测 双频激励 传感器 
洪泽湖湿地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粒径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9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141-150,共10页季淮 韩建刚 李萍萍 朱咏莉 郭俨辉 郝达平 崔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5149);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20161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淮阴工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HGC1205)。
【目的】研究不同植被覆盖下湿地土壤有机碳组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为合理开发利用、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苏洪泽湖与淮河交汇区湿地自然植被类型(湖草滩、芦苇滩)和人工植被类型(杨树林、柳树林)的土壤...
关键词:湿地 植被类型 土壤有机碳 粒径组分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洪泽湖 
生物炭去灰分对萘和1-萘酚的吸附动力学影响被引量:5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0年第12期2806-2814,共9页张萌 吕耀斌 朱一滔 罗雅琪 李威 李萍萍 王喜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555,3170044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M671507)。
为探究生物炭矿物组分对有机污染物吸附过程的影响机制,考察(非)极性有机污染物萘和1-萘酚在不同温度(300、400、500℃)下制得的小麦秸秆原始生物炭以及去灰分后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拟二级和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能较精确地...
关键词:生物炭 有机污染物 去灰分 吸附动力学 双室模型 
去灰分对生物炭理化性质及芳香族污染物吸附的影响被引量:4
《环境化学》2020年第11期3161-3170,共10页张萌 吕耀斌 朱一滔 施羲渊 李威 李萍萍 王喜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555,3170044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71507);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9NFUSPITP0434)资助
本研究考察极性和非极性芳香族化合物1-萘酚和萘在以小麦秸秆为原料、不同炭化温度(300、400、500℃)下制得的原始生物炭以及去灰分处理后生物炭上的吸附,以探究生物炭的矿物组分对其吸附芳香族污染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去灰分后,萘...
关键词:生物炭 芳香族污染物 吸附 去灰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