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

作品数:6被引量:9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石油降解菌给水管网水质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水工业市场》《广州化工》《环境科学》《安全与环境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微生物生态效应被引量:55
《环境科学》2015年第5期1856-1863,共8页杨茜 吴蔓莉 聂麦茜 王婷婷 张明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405);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ARC2013D007);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13JS048);榆林市科技局计划项目(K03259)
利用投菌法和生物刺激法对陕北子长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研究.通过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处理方法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确定了修复陕北石油污染土壤的最佳方案.修复过程中利用最大可能计数法(MPN)、PCR-琼脂糖电泳法、PCR-DGG...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 催化基因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最大可能计数法(MPN) PCR-DGGE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优化及其对油污土壤的修复特性被引量:8
《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第12期5493-5498,共6页曹文娟 吴蔓莉 张明辉 王婷婷 杨一帆 杨茜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MARC2013D007);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13JS048);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K03259)
分别以牛肉膏蛋白胨-布氏哈斯培养基、蓝色凝胶培养基作为初筛和复筛培养基,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2株可产生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烃降解菌。并将菌株投加到油污土壤中进行修复研究,考查了不同影响因素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 总石油烃 降解菌 关键因素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降解特性及其与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2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第1期187-192,共6页杨茜 吴蔓莉 曹碧霄 曹文娟 聂麦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405);榆林市科技局计划项目(K03259)
以Bush.hass培养基为筛选培养基,从3种不同来源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富集、分离、筛选获得16株可以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的菌株。对菌株的生理生化性质、石油烃降解效果、菌株种属和菌株所含石油烃降解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分离鉴定 石油烃降解菌 石油烃降解率 降解基因 
水源切换过程中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水工业市场》2010年第6期59-61,共3页杜敏娜 熊家晴 高延雄 杨茜 
水源切换过程中,由于水源水质不同造成的管网水质恶化,引发"红水"现象。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际管网,观察切换水源过程对给水管网水质指标的影响,监测到浊度明显升高,从0.32NTU上升到6.38NTU,pH值从7.97上升到8.30,电导率从825s·m-1降到779...
关键词:模拟管网 红水 腐蚀 水质 
水源切换过程中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研究
《广州化工》2010年第7期69-71,74,共4页杜敏娜 高延雄 杨茜 熊家晴 
在水源切换过程中,由于水源水质不同造成的管网水质化学不稳定,引起水质恶化,发生"红水"现象。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际管网,观察切换水源过程对给水管网水质指标的影响,监测到浊度明显升高从0.32NTU上升到6.38NTU,pH从7.97上升到8.30...
关键词:模拟管网 红水 腐蚀 水质 
地下水—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广州化工》2010年第7期14-16,19,共4页杨茜 高延雄 杜敏娜 
简要介绍地下水-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理,分析了地下水-土壤原位修复技术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溶解氧的输送方法以及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地下水-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水-土壤 原位生物修复 进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