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武革

作品数:95被引量:69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选育水稻杂交水稻杂交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中国稻米》《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种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州野生稻重组自交系的构建及穗粒数性状QTL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2024年第11期69-77,共9页霍兴 于咏梅 邱树青 刘迪林 孔乐 柳武革 王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002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992)。
【目的】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具有丰富的基因资源,通过构建野生稻重组自交系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分析,鉴定控制水稻穗粒数的QTL,进而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分子基础和遗传资源。【方法】通过高州野生稻和‘中花11’的杂交和多代自...
关键词:野生稻 重组自交系 穗粒数 高密度基因芯片 QTL分析 遗传图谱 
面向育种应用的高州野生稻片段导入系构建与产量性状QTL分析
《中国稻米》2024年第5期62-66,71,共6页霍兴 柳武革 刘迪林 廖亦龙 付崇允 朱满山 李金华 曾学勤 马晓智 孔乐 王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2022YFF100260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战略专项(高水平农科院建设)(R2018YJ-YB1001)。
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宝贵基因库,但基因组杂合性高,与栽培稻差异大,为育种上直接利用野生稻带来了困难。构建野生稻片段导入系为挖掘和利用野生稻基因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研究以广东高州野生稻为供体,粳稻品种中花11为受体,通...
关键词:水稻 野生稻 片段导入系 产量性状 QTLS 
施氮水平对华南优质稻产量和食味的影响及适宜施用量探讨
《中国稻米》2024年第5期96-102,共7页张兰兰 刘迪林 马晓智 霍兴 孔乐 柳武革 王丰 
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B03J1320);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B020202004);广东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种业振兴项目(2022-NPY-00-005);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2023B121206004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
优质稻生产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不影响稻米品质前提下提高稻谷产量。本研究以4个广东丝苗米优质常规稻品种及优质杂交稻品种泰丰优208为供试材料,于2021年早、晚两季在广州同一田块上开展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90 kg/hm^...
关键词:优质稻 施氮量 产量 食味 华南 
水稻不育系泰丰A创制及其优良品质性状遗传基础研究被引量:3
《中国稻米》2024年第4期24-32,共9页王丰 刘迪林 朱满山 廖亦龙 李金华 付崇允 曾学勤 马晓智 霍兴 孔乐 柳武革 
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B03J132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广东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种业振兴项目(2022NPY00005);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培育专项。
针对杂交稻“高产难优质”的瓶颈问题,基于杂种优势群与优势模式,选择华南地区高配合力、高异交率保持系博B和优质丝苗米亲本米31以及长江流域优质抗病早稻浙9248作为育种亲本进行复合杂交,通过穿梭种植生态加压表型鉴定与室内品质鉴定...
关键词:杂交稻 不育系 保持系 泰丰A/B 稻米品质 遗传基础 
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协禾优1002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中国种业》2024年第8期116-118,121,共4页钟日生 柳武革 刘伯全 陈彩霞 吴建发 袁沛森 冯大良 蔡柳文 刘良成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2B0202060002);2022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种业振兴项目(2022-NYP-00-005)。
协禾优1002是由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利用母本协禾A与父本广恢1002配组选育而成的弱感光型三系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22年分别通过国家和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广东粤北以外、桂南、...
关键词:优质 杂交水稻 协禾优1002 选育 制种技术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广泰优6355的选育
《中国种业》2024年第8期122-125,共4页吴海 柳武革 李越 王丰 高顺利 李金华 王水俊 窦梓源 李镭 张志荣 
广泰优6355系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利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选育的不育系广泰A和恢复系广恢6355配组而成的优质晚籼弱感光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型中集、分蘖力强、抗倒力强、米质...
关键词:弱感光型 杂交稻 广泰优6355 选育 制种技术 
华南双季直播稻耐淹成苗率种质筛选及比较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18期1-8,共8页朱满山 付崇允 柳武革 廖亦龙 马晓智 王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优势产业学科团队建设项目“水稻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团队”(202101TD);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华南水稻育种岗位科学家”(CARS-01);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项目“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2020B1212060047)。
本研究旨在鉴定在华南稻区不同季节下适宜直播的水稻种质材料,以适应该地区自然条件并支持新品种培育。选取华南地区广泛使用的水稻品种及其亲本作为试验对象,分别在早季与晚季进行了大田直播淹水成苗实验(水深6 cm)。结果表明,早季直...
关键词:水稻 种质筛选 成苗率 耐淹 直播稻 华南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聚两优53的选育被引量:1
《中国种业》2024年第1期126-129,共4页张建林 廖学群 王丰 张泽佳 彭国巍 柳武革 王新 黄广平 谢沛丽 许岱 姚润沐 
2023年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2023KJ105)。
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聚两优53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用两系不育系RGD-7S和水稻恢复系汕恢53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其丰产性较好、米质较优、抗性较好,2023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杂交水稻 聚两优53 品种选育 
华南晚籼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3期1-7,共7页廖亦龙 柳武革 王丰 刘迪林 孔乐 李金华 霍兴 付崇允 朱满山 曾学勤 
岭南现代农业实验室科研项目“水稻分子设计育种体系研究与新品种(系)创制”(NT2021001);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水稻穗粒数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2019A151501190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遗传改良研究室-华南稻区两系杂交稻”(CARS-01);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运行费“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2020B1212060047);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优势产业学科团队建设项目“杰出学科团队-水稻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202101TD)。
本研究旨在揭示华南晚籼杂交稻叶片SPAD值一般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华南杂交水稻的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以华南地区生产上广泛应用的3个籼稻不育系和6个籼稻恢复系配置了18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分析不...
关键词:杂交稻 SPAD值 一般配合力 遗传效应 动态变化 
晚籼杂交稻LAI、SPAD和LTR的动态变化及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936-948,共13页廖亦龙 柳武革 王丰 刘迪林 孔乐 李金华 付崇允 曾学勤 朱满山 马晓智 霍兴 
岭南现代农业实验室科研项目(NT2021001);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B02020600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9A1515011903);广东省科技计划(2017A07070200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2020B1212060047)。
【目的】研究晚籼杂交稻单株穗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叶片SPAD和透光率(Light transmittance rate,LTR)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杂交稻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杂交水稻育种和生产实践提...
关键词:杂交稻 动态变化 叶面积指数 SPAD 单株茎蘖数 透光率 产量性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